“保企业、保就业”是罗斯福的就业政策
(2009-05-26 08:21:57)
标签:
求职雇主就业政策罗斯福美国杂谈 |
分类: 充分就业 |
在布什政策的时代,美国的就业保障逐步完善, 即对已失业的雇员给予救济和援助, 以及对解雇和裁员的种种限制和制约。雇主解除其雇员需要通过解雇和裁员两种方式进行。所谓解雇, 系指雇员因自身不能胜任工作或其行为有碍于雇主而失去工作。所谓裁员, 系指并非由于雇员本身而是由于雇主方面的原因, 诸如企业或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需求下降或因改用新设备而使多余的雇员裁减。
为了制止雇主随意解雇雇员, 公务员法、教师职业保障法和工会合同都有明文规定, 职工只能因“ 正当理由” 才能被解雇同时, 解雇必须经过“ 适当程序” 。在美国, 被裁员的人数要比被解雇的人数多, 但美国对裁员的限制反而比解雇的要少。对裁员的限制主要通过下属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增加雇主缴纳的失业保险金额来限制裁员。《失业保险法》规定, 政府按雇主过去裁员的人数征收失业保险金。这就是说, 雇主裁员越多, 需向政府缴纳的保险金越多, 从而迫使雇主尽量减少裁员。
二是通过集体合同限制裁员。集体合同规定, 雇主要依职工在企业工作的年限进行裁员。这种规定虽然不能组织雇主裁减职工, 但限制了雇主裁员的任意性。某些集体合同还禁止转包合同, 假如转包合同导致裁员, 那么雇主将对所有被永久裁员的人员提供高额补偿或重新培训费。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裁员。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奥巴马当局继续沿用了提倡企业履行社会职责的就业政策。美国相当一部分没有工会组织的大企业, 在经济衰退时也较少裁员。其原因是:第一, 政府和企业都不希望扩大失业以增加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第二, 他们都不愿意支付大量的失业保险金和救济金;第三, 企业主在等待复苏期间不愿丧失熟练的技术工人。
大企业认为,与其裁员, 还不如采取如下办法①暂时取消工人奖金、红利和各种补助以减少企业的负担。②使工资落后于物价增长③缩短工作时间以减少工作支付。例如, 在年经济危机时期, 约有的美国工人非自愿的缩短了工时这些人绝大多数在没有工会的企业中工作。近日,从华尔街日报传业消息,美国有近八成的工人企业鼓励员工采取休假和旅游,来渡过此次的就业危机。
2008年9月份以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资企业和中小企业停工裁员,大批农民工陆续提前返乡。 11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措施办法,通过缓缴社会保险费,阶段性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率,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引导困难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等措施,稳定就业岗位。
2009年1月,大学生就业创历史新高700万,我国农民工陆续返乡人数已达1000万,我国的就业形势面临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挑战。2月10日国务院又下发通知,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企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后,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劳动部门加大劳动监察工作力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积极防范和严肃查处少数企业主欠薪、拖欠社会保险费后转移资金、关厂逃匿等行为,妥善处理因此类问题引发的职工群体性事件,努力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我国政府将国际上的就业保障政策具体延伸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宽松的企业用工政策,促进企业用工;二是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减轻企业用工负担;三是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四是履行社会责任,鼓励企业不裁员和少裁员;五是加强失业动态监测,密切关注企业用工;六是引导平等协商,和谐劳动关系;七是整合企业用工资源,帮助企业输送人才;八是发放教育培训消费卷,促进职工技能提升;九是优化企业用工环境,采取多种措施共渡难关。
当然,这些政策措施取决于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水平、失业保险预付能力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如果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恢复的快,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弹性明显加大,对困难企业的认定标准会逐渐放宽。但是在任何经济发展时期,政府对劳动者提供的就业保障对稳定就业最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