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十几天,双双就满一周岁了。
昨天,我们俩在楼下散步。她一手拿着家里的门禁卡,一手让我牵着,扑扑楞楞地练习着走步。路过一片绿草地的时候,她看见了浮在草尖上的一片落叶。那是一片大枫叶,已经干了,稍微有点卷曲,但是形状挺好看的。双双也很喜欢那片大叶子,艰难地蹲下来,用另一只空着的手捡起了它。
这样一来,双双一手拿着门禁卡,一手拿着叶子,没有多余的手来牵我了。我只好抓住她拿卡的那只小手腕,然后我们继续向前走。她一边走,一边低头看自己收获的这片大叶子。
走了没多远,我们看见一个奶奶带着她的孙子在绿地旁边的长椅上休息。那个小哥哥大约2至3岁,一边用水壶喝水,一边享用着奶奶递给他的饼干。双双连忙走近他们的长椅,站着不动了,紧紧地盯着吃饼干的小哥哥。
那个奶奶看出了双双心事,笑呵呵地说:“你也想吃饼干吧,多大了?能吃饼干了么?”我回答:“十一个月了,呵呵,她可能是想吃饼干。”看见奶奶掏出饼干,那个小哥哥立刻不安地说道:“碎的!碎的!”我本来以为他的意思是,双双还小,给她吃点碎饼干就可以了。但是他的奶奶替他翻译道:“他说饼干有碎的,那我给妹妹拿块整的。”那个孩子听到奶奶这么说,立刻平静了,而且他监督着奶奶找出来一块很完整的饼干。看来他确实是这个意思。2岁多的孩子,可能已经进入完美敏感期了吧,自己不喜欢吃残缺的饼干,所以也不希望别人吃碎饼干。
这个时候奶奶发现了双双的问题:没有多余的手来接住饼干了。于是她劝双双:“哎呀,把叶子扔了吧,然后你就可以拿着饼干吃了!”双双的眼睛自始至终一直跟踪着奶奶手里那块饼干,听到她忽然这么说,看看手里的叶子,似乎不知如何是好了。
小哥哥也发现了双双的困境,他一下跳下椅子,一把抢过双双手中的枫叶,扔在地上,并用鞋踩了一脚。我心里咯噔一下。其实我理解小哥哥是想帮助双双扔掉多余的叶子,好腾出手分享他喜欢的饼干,而且踩了一脚可以表现出他的态度之坚决,他非常希望双双能顺利吃上饼干。可是我不知道双双心里怎么想。
令我意外的是,双双似乎非常满意小哥哥这样的处理。她如释重负地解决了自己不知道该不该扔叶子的问题,毫不犹豫地抓住了奶奶递过来的饼干,并送到自己嘴边。同时,那个奶奶站起身,招呼小哥哥回家。那个男孩看见双双开始吃饼干了,便放心地转过身,跟上了他的奶奶。
可是双双这下着急了,发出“嗯嗯”的声音,还用脚跺地。看着自己喜欢的小哥哥突然离开了,她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她理解为跟饼干有关系,于是她举起手中的饼干,递向小哥哥的方向,嚷嚷起来,好像是要把饼干还给他!
我一把抱住我这多愁善感的小人儿,安慰道:“小哥哥很喜欢你,所以他才给你饼干吃啊。现在小哥哥要回家了,咱们下次再见吧。”双双安静下来,但是还是看着小哥哥的背影,难以释怀。
整整一路,看着双双不时地品尝着那份充满爱的礼物,我的心也被这两个孩子之间这段短暂的感情温暖得不行。我知道,她嘴里尝到的,除了饼干,还有分享的喜悦。至于应不应该接受别人的食品,和能不能用脏手拿东西吃的问题,都是我们散步结束进了家门之后,我才想起来的。
P.S.
正常的儿童有如下的天然品行:大孩子愿意照顾小孩子,即便小孩子动手打了大孩子,大孩子也不还手。——摘自《捕捉儿童敏感期》孙瑞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