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知道是我才疏学浅,还是儿童文学在中国不受重视,翻看我妈给双双买的那一大摞童谣儿歌,颇感粗制滥造的水分太大。第一是重复抄袭的痕迹严重,第二是成人口吻重没有童趣,有的居然还有生僻字。现在是教育经济时代,商家都知道孩子的钱好赚,但是您也上点心呀?
前两天看小巫的书里提到一首小诗,很有意思:“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既有数理又有意境,念给老公听,他也很喜欢,于是赶紧记下来。只是这样优秀的作品似乎没有出版商收集,只能平时自己勤快些了。此外,受老公爱写打油诗的影响,我萌发了自己给女儿编点儿歌的想法。
自己写东西,优势就是可以写孩子身边发生的故事,亲切感强;劣势就是缺才。不过,我还是相信,等女儿到了对文字感兴趣的时期,她会从爸爸妈妈为她写的儿歌里读到字里行间的独特味道。
儿歌一:家里有个邢子叶
家里有个邢子叶,
晚上能睡一整夜。
睡醒去找轩轩玩,
盼着听她叫姐姐。
memo:每天和双双在一起玩的小朋友郎一轩被她姥姥带回了山东老家,离开了自己的妈妈,也不知道轩轩是否适应。听说她和姥姥到年底就能回到北京过冬了,希望能早日见到轩轩!
儿歌二:蓝天蓝窗帘
太阳冲进来,
memo:国庆节这几天北京天气特别地好,今天下午我和双双午睡醒来,双双躺在我肚子上看着窗户的方向。我才发现卧室的深蓝色窗帘居然已经都挡不住外面浓烈的阳光了,窗帘上的白花在刺眼的阳光中也变成了天上的漂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