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的股东信是投资者的阅读资料之一,很多人也在学习模仿巴菲特投资方法,甚至类似的投资标的公司,但在中国市场却不一定完全如意,值得思考。
其实股神除了投资能力超强之外,他的文笔也很好,即诙谐幽默,又能深入浅出的描绘和分析一些晦涩难懂的投资理论。笔者的收获很多,除了具体的投资例子有变化外,其实巴菲特的信每年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也很容易理解,投资理念不可能年年都变的。
有人说,巴菲特只有一个,谁也成不了新的巴菲特,这点笔者完全同意。在中国投资,很多外在的大环境都与美国不同,参与市场投资的机构和个人也不同,中国的股市无疑有更大的波动性和政策性。但是,这依然不能降低从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思想的价值,因为价值投资的哲学与原则是适合任何国家的。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说过一句话,对于做投资的人依然有用,他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做投资完全也是如此。
齐白石 牵牛花
投资“学”巴菲特,但不必“似”巴菲特,学习精髓而要有创新与改变。如果巴菲特投资银行,你就投资银行,巴菲特很少投资科技股网络股,你就不碰科技公司股票,在中国这个不同于美股市场的地方仅仅僵化模仿必然会遇到挫折。
不是价值投资不适合中国,而是价值投资的具体操作必须适应中国市场特点和现状。
比如苏宁电器,2013年苏宁转型,净利润为3.6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76亿元下滑86.32%,虽然线上业务业务大增,但利润大减。而它发出的一个创办银行概念就股价就几乎大涨一倍,股价大涨表现却是另一番景象。东北的那家著名软件公司,高管的创新概念层出不穷,医疗概念、网络概念等等,业绩没有但股价已经打到高处。例子很多,有人说是纯炒作“找风口”,而有人却更看好他们的未来,其中确有公司炒作,但也真有质地优良的优秀公司。反观一些年年创出收益新高的银行和酒类公司股票,股价走势却是完全相反。投资就是看重未来公司的预期收益。
价值投资在中国不但可行,而且可以有好收益,但前提是必须适应中国市场环境,有变化有创新是少不了的,抓大牛股更需要的是几点创新。
北京石麒麟投资公司总经理
2014-3-3
了解投资,可关注本人微博 “石麒麟-价值投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