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渝谭·“跪”的高尚

(2021-08-11 05:30:00)
标签:

杂谈

分类: 不媚谭/不渝谭

      “跪”的高尚

  《人民日报》20日刊文《这位老师“跪着”上课,为啥?》,说的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中学一名英语老师张艳芳,半个多月来都要“跪着”上课。原来是今年2月底,她左脚骨折在家休息了一个月,担心会耽误孩子们的课程进度,伤还没有痊愈她就回到了学校。

  每天两节课90分钟,大部分时间她都是“跪”在凳子上讲课。“跪”着讲课不仅膝盖不舒服,也不利于血液循环,时间长了脚会肿。虽然坐着上课更利于脚的恢复,但她认为坐着上课视线无法覆盖所有学生,与学生进行视线交流和课堂互动也不方便。她选择了做教师,就是选择了责任和担当。

  由张艳芳的“脚”,我想到张桂梅的“手”。今年217日晚上播出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现场的一个细节感动无数人:双手贴满膏药,身体每况愈下。颁奖现场,当张桂梅走上舞台,主持人白岩松最先注意到的是她贴满膏药的双手,“贴上它还能动一点”。白岩松说:“您这是在拼命啊!”张桂梅却说,“我想,拼就拼一点吧,华坪变成我的家了,现在是当妈的感觉”。视学校为家,把学生当孩子,这个“妈”,那双“手”,令人感动!

  时间再往前推,古时强调“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意思就是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宁死也不苟延馋喘的活着。它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成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天灾人祸的精神依托和智慧来源。这么看,“跪”似乎是卑微的,但“今人说今话”,有人跪着却很高尚。比如作为医生的使命,为了职责,为了病人的生命,医生半跪着为病人做手术,就令人肃然起敬。

  说到医者,我自然想到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诺贝尔大厅发表主题演讲,由于现场话筒架长度不够,演讲会主持人、诺贝尔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传染病学教授安德森急中生智,在屠演讲全程一直跪地,一只手从后面扶着老人,另一只手为她拿话筒,30分钟一动未动。也许在安德森教授潜意识里,此跪纯属自然本能反应;然而,正因了这分本能反应,跪姿传递的敬畏科学精神尊重老科学家的优良品质,才愈显扎眼高贵。如是本能下跪感动上苍直抵人心,自然比麻木站立更显高大伟岸,难怪被誉为诺奖史上“最美姿势”。

  有的人虽然下跪,但精神尊严却站立着;有的人虽然站立,但精神尊严却下跪着。下跪高下无关跪姿,关乎是否品格高贵。有时候,人也需学会高贵下跪,为精神尊严“跪”。娱乐圈“霸气一姐”韩红,除了凭“金嗓子”奠定地位,还靠做善事赢得拥戴。一次,为致谢捐款者,她居然动情下跪哭得撕心裂肺,助理也无法拉起她。她跪泣致谢的“韩式动作”泪目很多人,赢得了媒体高看和仰望。央视主持人董卿,以主持风格端庄得体享誉。网上曾热传一段她“三分钟内跪三次”的视频,彼时她主持节目采访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由于老人腿脚不便一直坐在轮椅上。若董卿站着采访他,老人则需抬头受访,她临场应变三次下跪采访老人。两位明星跪意异曲同工,前跪表达对“善”的敬畏,后跪张扬“敬”的境界,谁能说如是高贵下跪,不更有尊严呢?

  由此再说张艳芳,所谓“师者厚德”,就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师者之灵魂,是必须具备的首要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师者从事教育事业所务必遵循的基本准则,和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有人说,教育工作是个良心活,重点是看作为教师的人是否尽心尽职,是否负到责任。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会把师德放在第一位,永远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厚望,严于律已,严格遵循职业道德,竭忠尽智,呕心沥血,一切为了学生着想,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不仅教书,更重育人。如此看来,张艳芳的“跪”,是不是很高尚?

                     (原载2021420日“上海头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