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欺谭   契诃夫的“三等车”

(2016-05-16 06:30:00)
标签:

徐全利杂文集(十九)

不欺谭

耳要聪

分类: 不欺谭/不偏谭

          契诃夫的“三等车”

  

     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以短篇小说大师著称于世。他写的中短篇小说,题材多样,寓意深刻。特别是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给人的印象很深。契诃夫在创作上有什么经验呢?

 

    契诃夫曾劝告青年作者坐车要坐“三等车”,我看这就是他的一条重要经验。何以见得?契诃夫认为:坐三等车可以更加接近人民,更多地了解普通人的生活,那里有更丰富而生动的可供创作的素材。他出生于小商家庭,做过医生,之所以能写出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遭遇,恐怕主要诀窍就在于他类似坐“三等车”——深入生活,艰苦奋斗。

 

    契诃夫劝人坐三等车,虽是对青年作者说的,但无论什么行业的人,凡欲做出优秀的“文章”者,我看都可以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就说领导干部吧。他领导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就需要对那个单位、地方的情况了如指掌,即要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工作对象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全面情况,同时要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找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办法。这可以说是领导工作的开端,也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功。如果高高在上,不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那就体察不了民情,了解不了民心,也就难以从实际出发,做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然而,现在的状况与契诃夫的劝导相反,有些人对“三等车”是不屑一顾的。在他们的眼里和心中,住,须高级宾馆;吃,须高级酒菜;行,须软席卧铺、进口轿车……这样追求“高级”和舒适的生活,必将丢掉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脱离“三等车”上的人民群众。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生活太舒适,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了”。这样的干部,哪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哪能向党和人民交出高质量的“文章”呢?

 

    近些年,也有些领导干部改变了作风,常常“微服出访”,深入到“三等车”上了解民情,从而“写”出了如何解决“做衣难”、“搭车难”、“入厕难”等等一系列的“文章”。可见,契诃夫的经验,对领导干部如何做好工作,也是行之有效的。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也不妨借鉴此法试试。

 

                      (原载1987年6月12日《江汉早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