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欺谭  “知”行就市

(2016-05-13 06:30:00)
标签:

徐全利杂文集(十九)

不欺谭

耳要聪

分类: 不欺谭/不偏谭

           “知”行就市

 

    农产品取消统购统销,实行自由上市后,自由交易便应运而生。农民兄弟怎样做好这“自由”生意呢?我认为,“知”行就市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我见过一个种藕的农民,在元旦前2天,他挖了数百斤藕就市,很快便销售一空。到了元旦,他又运数百斤藕就市,问津者却寥寥无几。从这位农民两次贸易中,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就市”须“知行”。

 

    过去实行计划经济,产与销都由国家统起来,人们没有同市场打过交道。现在市场开通了,人们在市场上可以自由驰骋。但由于市场刚刚启动,许多人缺乏同市场打交道的经验,不知道“随行就市”;有的仅以“赶集”的方式,以为把产品运到集市上就是“自由上市”了,于是常常碰“冷门”,效果不佳。

 

    要做到“随行就市”,我以为首先需要“知行”。“知行”即是要知道市场行情,也就是要掌握市场信息,了解消费者心理,“补缺”上市。

 

    怎样“知行”?“知行”不是靠道听途说能奏效的,就像古时某人那样,听说桃子好吃,便在院里栽桃树,后听说柑子比桃子好吃,就砍桃栽柑,又听说桔子比柑子更好吃,又砍柑栽桔,如果是这样“知行”,那就有如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吟愚诗》中说的:“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道处,明镜催人白发多。”到头来收效甚微,甚至一事无成。将“知行”二字拆开来看,“知”是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预测;“行”是要捕捉信息,掌握行情。这样“知行”,便能掌握市场规律,立于商海潮头,抓住机遇,正确取舍,从而抢占市场的制高点,获取经济高效益。

 

    分析一下那位农民第一次卖藕,因赶在元旦前夕,买藕煨汤者甚多,因而能一销而空;第二次卖藕,因在元旦期间,需藕者已经买了,又逢卖藕的人很多,故难以销动。可见,上市还须“知行”,“知行”方能获益。否则就会盲目乱“就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希望我们的农民兄弟,“上市”之前要了解市场行情,“知行”而行。

 

                 (原载1985年2月27日《长江日报》农村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