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全利
徐全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75
  • 关注人气:2,0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夜谭   特别的弯腰

(2010-08-15 07:11:02)
标签:

徐全利杂文集(十四)

不夜谭

分类: 不周谭/不夜谭

 【引言】上篇所写《多捡些“小石子”》,侧重谈“检拾”,对“弯腰”没有提及,于是再谈谈——

 

              特别的弯腰

 

    一次赴宴,那餐厅很优雅。特别是服务员在客人点菜的时候,会特别弯下腰,把脸凑过来,用很柔和的声音跟客人说话。当服务员这么做时,顾客自然就把声音放小了,彼此都显得很优雅,给人印象很深。

 

    说到弯腰,许多人是不屑的,认为是奴颜婢膝的表现,因而大赞“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诚然,因谄媚而点头哈腰,那是没有骨气的“哈哈腰”。但在特殊环境下,那弯腰具有谦逊的亲和力;即使在逆境下暂且弯腰,也不是向厄运俯首称臣,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穿过人生拱门的睿智。难道弯腰就一定代表可耻吗?许多事实告诉世人:弯腰,才不会碰壁;弯腰,才能跨过狭隘之门。

 

    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可以随便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会进入,否则就只能被挡在门外。不知是否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有人会说,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却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那么请再看看雪景下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琼枝玉叶,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这表明,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

 

    其实,挺拔、高大是一种艺术;刚强、不屈是一种艺术;婀娜、温柔是一种艺术;而适时地弯腰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人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蔺相如曾在廉颇的鞍马前弯腰避路,望着滚滚黄尘中远去的身影;自负的廉颇为之所动,也弯腰抬起散落满地的友谊,擦却满靴的尘垢,干干净净地踏进蔺家的门槛,跨过那座狭隘的心门。蔺相如的以退为进,是向廉颇高大的自尊弯腰,可千古以来,谁对他道过一句不是?廉颇的负荆请罪,是向相如高贵的人格弯腰,漫漫历史,又有谁说他的弯腰是懦弱的表现?弯腰,成就了“将相和”的美谈。

 

    是的,弯腰有时就如同蝉蜕。但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歌德在叙事诗中,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竟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行,经过的是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厉害,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忙弯腰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最后,耶稣告诉彼得,只要先前弯一次腰捡马蹄铁,就能使废铁再生,卖樱桃者得益,自己也可解渴,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于人于己都无益。

 

    这故事实在是令人遐思。弯腰,这是一个连小孩都会的简单动作,可惜不少人在生活中不会为公众的利益、他人的幸福而“弯腰”。在他们的心中,想到的只是自己。于是,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随手丢弃果皮纸屑塑料袋者大有人在,而垃圾箱就在附近,只要稍走上几步,稍弯一弯腰,那些垃圾就不会污染环境,更不会让人重重地摔跤了。其实,人的一生中,有着众多教我们“弯腰”的人。孩提时,父母教我们面对别人的帮助,要弯腰说声“谢谢”;上学了,老师教我们要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要学会关爱他人,把弯一弯腰就能给他人幸福的举动作为自己的幸福;走向社会了,领导和同事教我们要学会弯一弯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们应当经常思索:我有没有学会“弯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捡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弯腰的深度是身高的尺度,深深的弯腰,感觉了什么?不想降低自己,并不能把自己抬高,也不能把别人降低。弯腰的确有点累,但如果农民不弯腰,他能开镰收割吗?愈成熟的麦穗,愈懂得弯腰;愈懂得弯腰,才会愈成熟。保持谦虚和拥有成就绝对不是二选一的单选题,只有刚柔相济,才能相得益彰,也才可使人生更添光彩

 

                                    (载2001年 96《南鄂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