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2课《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0-01-10 17:06:0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想象、抓关键词的方法感受描写声音句子的生动。
2、运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培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文回顾。
通过读课文我们了解到大自然中有许多音乐家。他们分别是谁?(PPT出示)(板书:风、水、动物)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我们先去拜访第一位音乐家吧(PPT出示)
这位音乐家最擅长做什么?(板书:手风琴)
当他在森林里演奏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音乐呢?
1、(出示)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要求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来写风声的?用“——”勾出描写声音的词语或句子。
2、交流。
(大屏出示句子)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读一读,有什么发现?(有四个不一样),跟着老师的手势,读出这种不一样。(教师指挥读。)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风温柔的时候叫微风,发怒的时候叫狂风。
哪些词语写出了微风的特点?“呢(ní)喃(nán)细语”什么意思,怎样说话才是“呢喃细语”呢?
读这句话时应当注意什么?
(范读,学生试读,齐读。)
哪些词语写出了狂风的特点?
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雄壮的乐曲?(学生说)
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读这句话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试读)
3、小结。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时而呢喃细语,时而雄壮有力,让我们感受到了风的美妙,感受到了这位音乐家高超的演奏水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水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呢?
(PPT出示)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为什么要加个“也”?
(PPT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要求:找一找哪些词语写出了水的声音的美妙,请你圈出来并分享给你的伙伴。
2、学生交流分享。
(PPT出示第三自然段)
小雨滴喜欢玩的是什么音乐?
(板书:打击乐)那个词语写出了打击乐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标出词语。(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加上动作读一读。
你还找到了哪些词语?
读一读下面两句话,它们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大屏出示)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小溪流向河流;河流流向大海;大海汹涌澎湃。
(出示去掉拟声词的句子)读一读,有什么感受。
淙淙,潺潺,哗哗
小结:这些词语的使用更能让人想象到水流动时发出的声音。所以描写声音时,为了让声音更有节奏,可以加上这些词语。
3、小雨滴这么可爱,声音这么美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学生带动作读)
四、自学第四自然段。
拜访了两位大自然中的音乐家,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呢?(板书歌手)自学第四自然段。找一找有哪些歌手,在哪里唱的,怎么唱的?完成填空。
(大屏出示)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
)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
)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
)。
像“叽叽喳喳,唧哩哩,淙淙
潺潺 哗哗”这样的词语我们叫它象声词,你能说吗?
(大屏出示)读一读这些象声词。
小结:风声有温柔与狂野的美,水声由滴滴答答,到哗哗哗,有渐变的美,动物声音有各自独特的美。用一句话来说是: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板书:美妙)
五、指导背诵
这么美妙的声音,你能不能背下来呢?(出示背诵方法)
咱们一起来试试,一人一句,好不好?
(大屏出示)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
),
`````````
(齐)“我在(
),我很( )!”
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前一篇:利用语文教材指导学生学写日记
后一篇:快乐阅读课程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