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荷露晨风
荷露晨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61
  • 关注人气: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分类: 高效课堂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课文简短,描写生动。“竞走取之”写出了孩子们争先恐后摘

分类: 教育教学
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 《赵州桥》微课脚本
第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赵州桥》。这篇课文隶属于本册教材第三单元。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也将是我们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
先来看看我们的学习任务:
1、认识“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20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分类: 教育教学
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鹿角和鹿腿》微课脚本
三年级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曹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第7课《鹿角和鹿腿》。
《鹿角和鹿腿》选自《伊索寓言》一书。《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收录的大多是动物故事,它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我们所熟悉的很多寓言故事如《狐狸和葡萄》《龟兔赛跑》《农夫与蛇》都选自《伊索寓言》。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任务。
1、认识“皱、配”等5个生字,读准“称、禁”等3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12个字。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描写鹿心情变化的句子,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能根据词语提示复述故事内容。
分类: 教育教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微课脚本
第一课时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古诗二首》。古诗二首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以“亲近自然”为主题展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人文精神,歌颂着生命的美丽。
一、学习目标。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村居》。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认识“莺、拂”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村居》所描绘的春天美景。
一、了解作者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高鼎,清代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丰润区南关小学 曹峰丽

教学背景:

快乐读书吧栏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把课外阅读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将课外阅读真正纳入到课堂教学。

‍‍‍‍‍栏目设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打开学生阅读的视野,让学生习得一些基本

(2020-01-10 17:13)
快乐阅读  课程引领
一直在想跟老师们分享点什么,关于语文,关于统编教材,10月22日到11月10号,我去保定学院参加为期20天的国培项目培训,其间正好是咱们的期中考试,回来后,我就翻了翻孩子们的语文试卷,就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失分较多。这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看了一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试卷,几乎每个年级都涉及到了课外阅读,也有很多同学在这上面丢了分,分数不重要,但从这里面也反映出了我们的课外阅读做的并不好。因此我决定对快乐读书吧做一下研究,一着手就我才发现,关于课外阅读的很多,但关于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却很少,我又去看看了咱们高主任带领老师们做的目标序列,发现那里面也没有关于快乐读书吧内容。这也增加我的兴趣,我今天也算抛出块砖头,希望引出更多的玉吧。
一、为什么要设置“快乐读书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想象、抓关键词的方法感受描写声音句子的生动。
2、运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培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文回顾。
通过读课文我们了解到大自然中有许多音乐家。他们分别是谁?(PPT出示)(板书:风、水、动物)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我们先去拜访第一位音乐家吧(PPT出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材分析
关于课文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的形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突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
本文是中年级学生接触的简单的文言文,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对于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为打好学习古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他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其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自然就不会把学习当苦差事。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对电脑很有兴趣,他们自然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苦差事。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对电脑很有兴趣,他就愿意自觉主动地看许多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因此,应时不时寻找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加以引导和培养,促进其进步。

(二)善于捕捉闪光点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主动采取适当形式去靠近他们栽培他们。这就需要教育者用一双慧眼,一颗爱心去发现这些孩子
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偶然读到了一篇小论文,对我的教学很有启发,现转发过来,供有心人共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是其丰厚的载体,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汉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同时,在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丰厚文化底蕴,提升审美情趣与能力,提高文化品味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五年级就开始有计划地安排了文言文的阅读。
小学阶段入选的文言文大多是短小精悍、文质兼美、诵读爽口的名篇,教学较为容易。不过,对于初涉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讲,学习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我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紧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初步总结出了“读、划、译、说、诵、写”的六步教学法,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