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先:房地产企业模式研究之万达——商业地产领衔军
(2011-03-23 19:33:25)
标签:
房地产分析研究营销研究赵传先楼市研究律师杂谈 |
分类: 典型房地产企业/项目研究 |
赵传先:房地产企业模式研究之万达——商业地产领衔军
企业素描
企业名称:万达集团
成立时间:1988年
企业性质:以商业地产、文化产业、高级酒店、连锁百货四大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企业概况:经历20余年风雨历程,50余座城市谋篇布局,开发建设60余个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发展业绩:总资产1000亿元,年销售额600亿元,每年向国家纳税超过50亿元,用于慈善、贡献于社会的资金也已超过15亿元;建设60个左右的城市综合体、持有物业总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左右,年租金收入60亿元左右……
模式研究
一、团队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团队运作推进企业发展
选择决定命运。企业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其实都是企业以前的选择决定的,而企业今天的抉择将决定企业以后的发展。在这个信息时代里,企业管理者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地创造企业的未来。
1.王健林——雷厉风行的地产大侠
2.企业建设——制度化管理
二、发展规划——系统化管理模式
万达集团自2000年开始由住宅向商业地产转型,在短短数年时间内,成为内地最大的商业不动地产运营商。万达的目标——“百年企业”,全球领先行列的商业不动产运营商。
1.以长远规划分解短期目标
(1). 万达发展长远规划的三阶段
(2). 万达集团商业地产发展历程分解
2.产品定位由纯商业类型向综合商业过渡
(1). 万达商业广场的三代产品定位
(2). 第三代产品——万达商业地产的战略转变
城市综合体(HOPSCA)的定位: “H”指 Hotel,酒店;“O”指Office,写字楼;“P”指Public Space,公共空间;“S”指 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C”指Culture & Recreation,文化娱乐休闲设施;“A”指Apartment,公寓楼。
3.绝佳的战略合作伙伴聚敛财富
万达战略合作商家
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商家:沃尔玛、家乐福、欧倍德、百安居、肯德基、必胜客、百脑汇、吉盛伟邦、国美电器、一兆韦德、神采飞扬、运动100、大歌星KTV、百盛购物广场、灿坤3C数码广场、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广场、新加坡大食代美食广场……
三、产品设计——开创性的订单式商业地产
万达是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万达广场是中国商业地产第一品牌。订单式的商业地产模式是首创于万达,其产品定位由纯商业类型逐步转向综合商业类型,并以双重保险为依托,具有超强的竞争力。
1.四大支柱产业并行,以商业地产为核心主业
2.第三代产品——城市综合体业态特征
3.双重保险早就“铁臂”订单式商业地产
四、资本运作——现金流滚资金运行模式
万达在资金运作方面拥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围绕商业模式进行了一系列资源和运营的优化,现金流滚资产模式趋向完善,通过销售平衡现金流的实践,印证了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可行性。产业链环节的资源投入比较合理、衔接顺畅,资源体系的整合能力强,盈利情况较好,打造了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1.现金流滚资产模式
2.现阶段经营利润率节节高升
3.扩充自有资金,拓宽融资渠道
五、竞争战略——快鱼吃慢鱼
2010年,万达一口气开张了15座万达广场、7家五星级酒店,以超过700万平方米的持有物业,跻身亚洲排名第一的不动产商之位。 “现在除了大鱼吃小鱼,还讲快鱼吃慢鱼,因为快的效益要大于慢的效益。” 王健林表示,2011年,万达的扩张速度还要加快,计划开张18个万达广场和15家五星级酒店。
1.住宅与商业并行发展的销售战略
2.发展中西部二三线城市的土地策略
关于选址位置的变化,万达有如下几点考虑因素
(1)城市核心商圈土地十分稀缺,竞争激烈及土地成本高,而城市副中心及新区土地成本较低;
(2)城市副中心及新区规划起点高,城市配套好,适合营造高品质的项目;
(3)中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高收入群体向副中心或新区转移,从而为商业项目实现较好的消费基础;
(4)城市副中心及新区的土地一般规模较大,可以开发多种产品,降低开发风险;
(5)城市副中心及新区的开发项目投入成本较低,升值潜力较大;
(6)在城市副中心及新区开发大型综合体,可以获得政府较好的政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