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先:三四线城市的看房团为何火爆不起来?
一位朋友有深圳从事房地产营销工作多年,组织了很多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看房活动。但在三线城市组织起来却很难。一是参加的楼盘少,二是参加的人数少,三是效果小。而在二线城市,即使在调控很严的近期,新浪乐居和武汉晚报组织的万人看房团就表现出超常的热度:
1、8月15日,由新浪乐居和武汉晚报“黄峰淘房”栏目共同打造的“万人看房团抄底V计划”32台大巴八线齐发,1500名网友分赴汤逊湖、南湖、光谷、积玉桥、盘龙城、后湖、金银湖、汉阳八大片区,参观了阳光100(微博)大湖第、金地西岸故事、保利心语、清江山水、常青花园等40余个楼盘。本次看房活动召集仅一周时间,网上报名和电话报名人数即已超过2000人。不完全统计,截止看房活动前一天,总报名人数已突破5000人。在昨日的万人看房活动中,意向登记客户351组,下定35套,其中汉口10套、汉阳4套、武昌21套。
2、7月25日,搜房网组织下的全国联动广州看房团明显给楼市寒冬带来一波消费热潮,当日30个楼盘成交逆市飘红。据搜房网的最新统计,今天3546名购房者分11条线路前往广州30个楼盘,现场成交了84套,成交金额达1.12亿元。
一二线城市组织的万人看房团火爆如此,而自己组织的看房团却如此冷清呢?这位朋友很郁闷。为何在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呢?是不是自己的组织有问题呢?是不是其它媒体支持不够呢?都不是!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需求量的差异。一、二线城市远比一线城市的需求量大。
二是三线城市较小,熟人多,关系网复杂。人们买房更多的是找熟人,找关系。这就说明,圈层营销在三四线城市特别重要。 人们更多地相信通知关系可以拿到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楼层。而不愿通过正常的渠道去购房。人们就不愿意去参加购房团了。
三是心态的差异。三线城市的人节奏较慢,更相信他人的力量,于是他们就去找关系,而二线城市的人更相信自己的力量,于是他们更愿意团结起来去和开发商要价格。
四是三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二线城市一般已经有很多一线开发商在此做项目,他们的运作很规范,都是职业经理人在运作,在价格体系和销售规范方面已经很规范;而三线城市多是本土开发商,运作者都是老板,在当地的人脉资源丰富。这种发展阶段的差异,使得三线城市的开发商的熟人就有“可乘之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