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传先转:“第二套房认定”遇数据分割

(2010-04-25 21:41:13)
标签:

房产

赵传先

分析研究

杂谈

分类: 房地产茶余饭后

赵传先转东方早报:“第二套房认定”遇数据分割 央行系统难覆盖住房套数

 

摘要:新二套房新政以“以房为限、以家庭为单位”为原则,意味着有了明确的住房资源配置导向。

央行征信系统难覆盖住房套数信息住建部内无法实现跨省信息共享

 

    新二套房新政以“以房为限、以家庭为单位”为原则,意味着有了明确的住房资源配置导向。但政策落实基础是要求央行、银监会和住建部在个人房产信息数据上的密切协调。早报记者采访接近相关部委人士后发现,多部委之间的经济数据分割现状,导致房贷新政仍面临较大挑战。

 

    接近央行人士指出,中国户口管理制度是非常复杂的,通过家庭为单位认定拥有房产存在一定困难。可能存在实际贷款人拿不同身份证进行房屋贷款的情况,也可能存在贷款人的户口是集体户口的情况,其购买第二套或者第三套住房就无法被发现。

 

    此外,该人士提到,如果投资者通过假离婚甚至去农村找身份证的方式买房,是很难管理的,这样做,照样可以买几套房子。

 

    央行“数据不足”

    更为关键的执行问题是,各部委在数据上的“多头管理”难题。

    上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央行征信系统难以覆盖个人拥有住房套数的信息,落实新的房贷政策需要相关部委统计数据的协调。

 

    该人士表示,“央行征信系统的数据来自银监会和各银行,其作用是管理信用,而不是统计个人房产信息。因此不会记录所有的个人房产交易,只有当个人发生贷款购房时才会被记录信息。如果个人全款购房,其行为则不会反映在征信系统中。

 

    该人士说,在住建部和央行征信系统中的个人房产统计数据中,房贷信贷的数据应以央行为准,而住房面积和价格的相关数据则以住建部为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说:“治理高房价问题,若只从一家出文,是纯粹作秀,根本治理不了。要想真办,还应该采取年初的多部委联合出文的办法。”

 

    杨健对早报记者表示,房贷新政面临的各部委间经济数据分割问题,并非新鲜事物。目前的解决思路大致是在国务院成立一个集中协调部门。比如有各部委都有金融数据,互相看是不能的。但是在国务院授权下,有一个部门或机构能够看,这是可能的出路。

 

住建部“人手不够”

 

    接近住房和建设保障部的人士则表示,目前住建部内部关于个人拥有房产信息情况仍存在较多管理漏洞,难以有效实现全国范围内个人房产信息的共享。

 

    “目前在住建部内实现跨省的个人住房信息共享根本不能实现,甚至部分省内都难以达到共享程度。”接近住建部的相关人士说。

 

    该人士表示,重要障碍有二:

 

    其一,住建部在省、市二级管理机构不同,这导致二级政府对个人房产信息的掌握存在较大差异。在省一级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没有专门信息管理机构,只有一个房地产处负责统计该省的房地产建设情况,“人员较少,统计省内个人房产信息存在较大困难”,每一个地级市的房管局倒是“掌握较为详细的个人房产信息”。

 

    其次,市与市之间在拆迁、住房保障等问题上存在不同标准,导致统计信息上的差异,难以有效将这些信息汇总到省级相关管理部门。目前市一级的房地产管理局都有房地产登记中心,用统一表格登记房产数据,以市一级为单位的房产统计信息较为详细。

 

    出售后再购房如何认定?

    中介人士也认同上述说法。

    “比如说,一个人之前曾在外地全款购买过一套房子,现在上海再购房,不论是银行征信报告,还是交易中心的房产登记系统,都无法识别出其购买的已是第二套房。”汉宇地产交易按揭部高级经理倪岱尔告诉早报记者,之前以信贷记录认定二套房,依靠的是央行的征信报告。个人或家庭的购房记录和名下房产状况,目前也可在当地房产部门系统查询,但与央行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相比,各地房产登记系统各自独立,尚未形成开放、统一的信息系统,根本不可能支撑跨省市查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