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先: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定位助推武汉房价再上新台阶
(2010-03-13 23:24:21)
标签:
房产杂谈赵传先 |
分类: 房地产茶余饭后 |
赵传先: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定位助推武汉房价再上新台阶
3月8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批复》明确:武汉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其中,对照上轮国务院批复,此轮总体规划将城市性质由“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调整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明确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龙头城市的地位。
《批复》要求,在武汉8494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上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区面积为3086平方公里。
《总规》还划定了3261平方公里的都市发展区,按“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由主城区向外布局六大新城组群,形成“主城+六大新城组群”的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常住人口大提高
《总规》确定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为11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90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908平方公里,较上轮规划人口增加220万人,建设用地增加261平方公里。
《总规》提出建立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联动机制,降低旧城人口密度,引进现代服务功能。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502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内。
武汉城市圈 1小时通勤圈形成
《总规》明确天河机场三期扩建,构建“十”字形的京广、沪汉蓉快速铁路系统,建设联系区域中心城市的4条城际铁路,建设武汉城市圈“三纵五横”的公路主通道,形成1小时通勤圈等规划设想。
在市内,重点解决过江交通,使跨长江、汉江通道各达到11个,远期预留6条过江通道。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到2020年将建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282公里,远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约540公里。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批复》强调,建设节水型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重视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
《总规》提出建立安全畅通的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减少交通能耗。
《总规》在市域构建了“两环六楔”、“两网交融”的生态框架,给城市划出风道和生态走廊,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大力建设经济房、廉租房
《批复》要求,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同时,稳步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提高城市居民居住和生活质量。
保护好传统风貌区
《批复》要求,加强对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的保护,重点保护好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等历史文化街区。
《总规》在市域构建了文物古迹及历史遗存、历史地段及历史街区、旧城风貌区等三个层次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首次划定了10个历史地段和5片历史文化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