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先原创:
深化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实行"居者有其屋计划"
---由"地王"现象所引起的深层次思考之一
每当房市热时就是“地王”诞生之时。“地王”在一线城市出现的频率最高,今年也不例外。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武汉这些城市的“地王”接连诞生,单价“地王”、总价“地王”各种“地王”称号也不断出现。楼市过热,还催生了“短命地王”。(有关今年“地王”的信息,请参阅本人8月2日的博客《中国“地王”大“聚会”》。
“地王”频出,根本原因何在?
应该说,在房地产正常发展过程中,在某个城市某在地段出现“地王”是正常的。因为地段的不可复制性,许多开发商同时看好某一地段,便有可能出现“地王”。出现“地王”并不可怕,但“地王”频现就很不正常了。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出现无动于衷。我们该作一下深层次地思考了。这一轮的“地王”出现有哪些原因呢?综合起来,有以下原因:
1、通胀的预期使许多人将资金投向了房地产;
2、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一部分实体企业家获得了较多的资金,而他们中有部分人对实体经济的前景并不看好,出于保值的考虑,他们也将从银行获取的资金投入了房地产(本条原因和第一条相关联,但又不同于第一条);
3、压抑了近两年的住房刚性需求的集中释放,助推了楼市的火热。
4、我国现行住房制度不合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严重偏少,只有极少数人能获取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市场获得,因此,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是必须要趁房价低时将房子买到手,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房屋的供需矛盾;
5、前两年,楼市持续低迷,不少开发商开工量减少,面对突如其来的销售大好形势,增强了开发商拿地的信心
以上前四大原因致使楼市火热,进而引发了房屋供需矛盾,推升了房价,造成了楼市火热,从而提升了开发商的预期,第五大原因使开发商拿地激情增加,与第四大原因与第五大原因共同作用,使土地供不应求,“地王”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深化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实行"居者有其屋计划",是解决“地王”的根本之道
上述五大原因中,第1、2、3、5四大原因是暂时性的,而第4大原因是体制问题,会一直存在。若不解决,老百姓对于房屋的取得没有其它预期,只能通过市场方式取得,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地王”的出现是早晚的事。我认为,应深化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实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具体来说,应采取如下做法:
1、改革土地供应结构。过去的土地供应结构各地不等,但大致可以表述为:廉租房土地供应面积:经济适用房用土地面积:商品房用土地面积=0.5:1:8.5,应调整为:廉租房土地供应面积:经济适用房用土地面积:商品房用土地面积=3:3:4。这种结构可以改变大多数人的购房预期,大家知道是在哪个范围内,可以通过何种渠道取得房屋。购房预期一旦改变,购买心理发生根本变化,市场供求关系就发生根本逆转,供需矛盾得以一定程度地缓解;
2、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投入力度,推行“居者在其屋计划”。所谓“居者有其屋计划”,就是让不能通过市场途径解决住房问题的所有中国人都能通过政府的帮助,力争在三十年内解决所有人的居住问题。
一千多年前,诗圣杜甫在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提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理想。今天,作为一个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宗旨的政党,只要我们努力,这个理想,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就能实现。
而实现这个理想的第一步就是:先要树立这个理想。“居者有其屋计划”,就是我们的理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