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传先:中国典型房地产企业研究(四-1):万达集团

(2009-05-21 16:40:42)
标签:

杂谈

房地产

研究

分析研究

营销研究

赵传先

分类: 典型房地产企业/项目研究

一、大连万达集团概况

大连万达集团成立于1988年,已发展成为以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为四大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资产400亿元,年销售额300亿元,年纳税20亿元。万达集团在全国四十多个城市投资项目,已在全国开业19个万达广场,6家五星级酒店,持有的收租物业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万达集团计划到2010年,资产超过6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年利润超过60亿元,年纳税超过30亿元,开业40个万达广场、16家五星级酒店、70家影城600块电影银幕、25家连锁百货,持有的收租物业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成为中国一流的企业集团。 
    万达集团在全国首创了“订单地产”和城市综合体的全新商业模式,并和沃尔玛、家乐福、百安居、百盛、新世界、国美、苏宁等30多家跨国及国内顶尖商业连锁企业签订了联合发展协议,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投资建设“万达商业广场”,万达商业广场均成为了当地城市标志性建筑。目前已开业和在建的商业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成为了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军企业。从1988年至今累计开发住宅超过1000万平方米,是全国开发总量超过千万平方米的少数几家房企之一。
    万达集团2010年的总目标:企业资产规模达到500亿,年销售收入确保200-300亿,年利润30亿以上,年纳税20亿以上,成为中国超一流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的前三强。2010年的具体目标:商业广场达到50个以上,总面积700-800万平方米;建成白金五星级酒店或五星级酒店确保15个以上;商业管理成为全国著名品牌;院线确保55家影院以上,五星级屏幕数突破500块,占据全国30%以上的市场份额;影视公司年投拍3部以上的作品,其中至少有一部在全国有影响力;四年慈善捐赠2亿以上。
    万达集团2006年获得的社会荣誉:CCTV2006最佳雇主企业、中国教育百强企业、中国大企业集团排名第七、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企业、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奖、中国商业地产领军企业;董事长王健林荣登《财富》公布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榜、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CCTV2005年度经济人物等。
    万达集团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形成了“共创财富、公益社会”的企业使命和“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企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社会价值高于企业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十九年来,万达集团奉献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累计超过8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民营企业中慈善捐赠额最多的企业之一。
诚邀有志之士共创“国际万达,百年企业”。
更多详情请登陆www.wanda.com.cn。

公司网站:http://www.wanda.com.cn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
邮政编码:116001
电子邮箱:wandahr@wanda.com.cn

 

二、万达商业模式研究

    一)万达集团的订单商业模式

    万达集团独创了订单商业的模式,从而一跃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军企业。但自2004年国家把购物中心列入限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万达集团也遭遇到了宏观调控带来的资金和土地困局。
    2005
年对于万达来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确立经济型连锁酒店将成为集团新的支柱产业,与其他强势企业联手竞夺土地,通过结盟海外基金成功融得巨资,并寻求打包旗下购物中心以REITS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形式境外上市……种种努力表明,万达集团也由此迈上了向资本与商业地产捆绑运作模式转化的探索之路。
    只租不售独创订单商业地产模式
    万达集团的巨额融资入袋,无疑是久旱逢甘霖。巨额融资解决了万达两个事关生死的问题:顺利完工与继续扩张的资金需求、解决问题物业的资金需求。而两大困局也正是万达集团从事商业地产开发以来一直想走出的误区。
    大连万达在运作商业地产之初,沿用了住宅地产的做法——“产品出售。以出售一些分割产权的小商铺来获利,打平与品牌零售商的收益损失,这是万达商业广场盈利奥秘的核心。这一惯性思维来自于住宅物业的开发和信贷周期。即以两年期银行贷款,做购物中心的开发。这一模式在房地产市场情况好时尚能应对开发、销售、还贷的时间要求。
     但是,商业地产的经营毕竟不是短期行为,火爆的销售绝不是代表一个购物中心的最后成功。王健林说:目前国内商业地产面临的根本问题就在这里。开发商还一直以住宅开发的模式来运作商业地产,以为分割出售,成本与利益收回就是成功。这种心态和做法都会最终使项目走入困局。在最初开发的10多个购物中心里,有11项目是出售,而这11项目中,有7项目出了问题,长春、沈阳、长沙、济南等地的万达购物广场与业主的纠纷引人注目。
   
王健林说,按照原先做的市场调查,购买商铺的50%是用户,50%是投资者,但在销售时发现,购买商铺的业主,80%是投资客户,有很多业主和租户进去以后,收不到合理的回报就跑了。任何一个商业项目,都需要二到三年的市场培育期,但小业主没有培育市场的心态和能力,在客户较少的情况下,万达和投资的小业主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场官司。
    这使万达不得不反思运营模式的问题所在,认识到分割小产权出售的模式绝不是商业地产的出路。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运作模式不同,商业地产以做商业为主,这决定了商业地产不能搞短期利益,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市场培育期,需要长期的收益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万达的体会是应以租为主,只租不售。王健林表示,只是简单克隆住宅地产的运作模式,肯定行不通。只有抱定持续经营的理念,才可能真正做好商业地产。
万达从而调整经营战略,将只租不售作为运营商业地产基本原则,独创订单商业的模式,采用招商再投资联合开发的方式,通过与跨国零售企业的合作,实施主力店经营,并通过主力店带动小商铺。
   
订单地产就是招商在前,建设在后,保证开发的商业项目有下家,投资以后有人租赁,租金收入稳定,不会造成投资失败。王健林这样阐述他的订单商业地产模式。
   
商业地产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复杂:卖建材的对楼层承重的特殊要求;卖珠宝的不愿意挨着餐饮;餐饮对上下水和卫生间的要求;影院对其他租户的影响;公用面积对租金的侵蚀等等这些,如果不在事前考虑好,就会造成招不来商,或者来了留不住。王健林说:不能建好房子再招商,而是要先把大的租户的需求搞清楚,按照租户的个性要求量身订做。我要把房子租给商户,就必须先替商户考虑能不能挣到钱。如果挣不到钱,我也就收不到租金
    作为这个模式的实践者,2003年,万达和沃尔玛达成联合发展协议。之后,家乐福、百安居、欧倍德、麦当劳、百盛、美国餐饮等16家跨国企业也先后加入了与万达的合作,签署了联合发展协议。万达与沃尔玛这样的国际零售巨头签的租赁合同都是统一版本,其中的强制条款规定,租赁方有分租权。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要以几十元/平方米(每月)的价格租下来,再以200/平方米(每月)的价格租出去,只要分租达到20%30%(靠收取分租的租金),实际上就是在做不要本钱的生意。
   
这样的转型让万达的商业地产模式取得了较以往更大的成功。万达集团短短3年时间,在全国开发了16个大型购物中心,形成收租商业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现在,万达在商业地产开发中探索的订单模式,被业界权威人士和管理部门广泛推崇,甚至被看作是代表了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方向。由王健林总结的做对程序四个字,也成为商业地产的金科玉律。 
    
收缩与扩张调整中的战略重心
   
如果要找一个企业作为标杆的话,万达的目标就是澳大利亚的西部集团。它现在是世界商业地产的龙头老大,有1700万平方米的收租物业。
   
2001年起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万达商业广场以平均每年5家店的速度扩张。根据王健林的介绍:万达的目标是到2010年至少建设50个购物中心,争取60个,总面积700800万平方米,年租金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而通过全面分析世界前100个购物中心发展商的资料,如果达到800万平方米、50亿元租金收入的规模,就可以在购物中心这个领域进入世界前三名。
    但是,2004年遭遇宏观调控,尤其是国家把购物中心列入限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后,短期融资长期投资的风险就显现出来。幸运的是,万达在2004年宏观调控初期预感到了这种大规模扩张的危机。
    早在2004年年底,大连万达集团就表示经济型连锁酒店将成为集团新的支柱产业,董事长王健林还给万达做出了定位——商业地产收缩,酒店业扩张,住宅地产保持稳定。
   
原来我国酒店有高档酒店,有普通旅馆,但经济型酒店这种产品以前没有,是一个产品空档,但是消费者对这种产品有很大的需求。这些经济型连锁酒店都有共同的特点,除了前台、客房、餐厅这基本三要素,并没有宽敞的大堂、游泳池、娱乐室等配套设施,因为普通旅客外出住宿其实并不太需要这些服务,从而可以省下大笔费用。另外,因为是连锁经营,各家连锁酒店都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和经营,也使得经济型酒店容易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
   
中国饭店业协会的报告显示,经济型酒店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几年,不仅出现国内经济型酒店快速发展、遍地开花的局面,国际酒店巨头也看到了这个市场空间,并迅速大规模在国内圈地。美国速8酒店集团去年宣布,计划2年内在中国开设60多家经济型连锁酒店;法国雅高国际酒店集团旗下的经济型酒店宜必思去年9月正式进入中国,并宣布未来5年内将在中国开设50家经济型酒店;另一家酒店业巨头万豪也宣布要开设类似的酒店。2004年,该行业的增长速度高达200%300%
   
因为中国市场本身就很大,大量的需求将给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巨大空间。而且现在是刚刚开始,布局也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将经济型连锁酒店作为集团新的支柱产业,也许会让万达搭上又一列快车。
    
联合与上市商业地产的资本跃进
   
作为一心想在规模上有所突破的房地产开发商,万达也受到了新土地政策的影响。今年,大连市有一块5平方公里的土地挂牌拍卖。如此体量的地块,拿地成本很可能接近百亿元,任何一家单枪匹马都很难操作。但大连万达不愿意错失这个千载难逢的超大地块。自己拿不下就联合其他企业, 于是王健林决定合纵联横,依靠其在大连乃至东北地产界的影响力策地产商搞联盟。在他的联合下,大连排名前10位的房地产企业每家出资4亿元,成立一家股权平等的联合公司。
   
央行规定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的自有资金不能低于35%,联合公司注册资本金就定在40亿元,目标无疑是要去拿那块5平方公里的土地。联合起来力量大,即使是按四成的自有资金计算,40亿资金就可以干成100亿的事了。按王健林的分析,由于体量大,能和我们竞争的应该不多了,10家联盟拿下此地块的胜算颇大。拿下来,按1.5的容积率算,就是将近750万平方米的体量,是个可以运作十几年的项目。他还表示,即使拿不下,这个联合体也不会解散,会一同在全国范围内搜寻大规模的地块。
   
另外,融资渠道的匮乏仍是制约万达从容运作商业地产项目的根本瓶颈。根据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统计,全国在建的70余个大型MALL项目,有将近1/3因资金问题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资金实力不济的发展商要么成为大财团的承建商,要么干脆退出这一领域。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透露,万达有意参考海外基金的投资模式,对运营中的商业项目进行并购。同样,中国的购物中心对海外房地产资金的诱惑力惊人,投资购物中心,在美国年回报率低于5%,东南亚可达8%9%,而中国则可以达到13%甚至更高。海外资金正在中国搜罗各种可投资的商业地产项目。

 

三、中国未来商业地产发展的趋势

    1、规模化经营

    a、强大的集客设施

    开发商业项目,首要的经营性问题是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流,人气旺,财气才旺,例如一个型的mall中有四种集客设施:

    (a)综合影城:一个银幕通常一年有6万以上的客人来观看,如果开发设置15个银幕粗略统计一年就有90万人流

    (b)餐饮主题公园:饮食店和主题公园如结合,营造实惠,轻松的食感体验。有成功案例,2000平方米的规模一年有200万人消费

    (c)综合游乐设施:广州天河城六楼游乐城高峰时一天有1万人在此消费

    (d)Spa设施:促进消费者的时间消费

    b、形成市场垄断

    近年来,同行业的不同企业以及大型零售业之间的竞争急剧增加,为了加与区别,逐渐倾向大型化,复合化的发展,万达商业正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c、城市中心的回归和新城市中心的形成。

    城市中心区设施完备,人流集中,有稳定的消费群体,易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如北京的新东安商场,上海的梅龙镇广场等。

    三角区经济的形成,大量的消费者向郊外超大型商业中心转移。如东莞华南mall。

    2、专业化经营

    a、主题性市场:针对特定消费群而开发的市场,如广州富力儿童城、南京女人街等

    b、跨年代市场:针对消费的差异性而设置的市场

    c、创造Onlyone商街:以强烈的文化色彩来打动消费者,在那里人们对于自然和环境、历史,生活怀着很强的感情和自豪,如上海新天地

    3、合作化经营

    一个Shopping mall的投资额巨大,成功的mall基本上都是只租不售,按住宅的开发模式是行不通的,巨大的资金需求是商业开发最难的事情,一个mall中有成千上万的各类商家,前期招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运作,因此未来商业开发会逐步向合作化经营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