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节过后,各地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波小阳春。大部分城市房地产同比销售出现大幅度增长。不少专家学者预言:房地产的冬天已经过去,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不少媒体也开始唱暖楼市。甚至有开发商开始小幅度调高价格。但本人认为,这种“小阳春”的销售情势只是房地产“冬日里的一缕暖阳”而已,这些成交是在房地产企业为了回笼资金进行大力促销出现的正常现象。房地产市场见底须呈现下列特征:
一、土地交易量大幅减小,流拍成为土地拍卖的常态。这种特征是房地产市场进入冬天时的初始特征。好地块参与土地竞拍者大幅减少,即使参与者也遇不到竞争对手,常常以底价到手。价值稍差的地块无人参与竞拍,以流拍为常态。
二、房屋成交量大幅萎缩。炒房者全部消失;房产投资者冻结投资,失去投资信心;房屋的刚性需求者无限期推迟购房计划,观望情绪浓厚。在初冬时,只在优惠幅度达到心理期望值时才勉强出手;而在隆冬时即使达到心理价位也不愿出手。
三、房屋成交价格低迷。根据各城市及区域板块在高峰时的上涨幅度的差异,此时的价格下降幅度约在20-50%。
三、土地的协议转让行为普遍,房地产开发商的并购案频发。实力强的开发商能以极低的价格从资金链断裂的开发商手里拿到地。
四、开发商低价卖地后转行,房地产行业对投机者来说,已完全失去吸引力。
五、因房地产而引起的社会矛盾增加:烂尾楼出现,断供出现,开发商拖欠贷款和税金成为常态,法院关于房地产的案子大量增加。
综上,本人认为,中国房地产并未见底,且短期内根本不可能见底,也许这只是为了更高地冲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