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播出:从头到脚中药养(6)

标签:
养生郁证少火胸胁郁滞健康 |
分类: 节目预告 |
抑郁
中医把情志不舒,郁结于内,胸胁胀闷,所谓“郁滞不得发越之证”,情绪抒发不出来,称为“郁证”。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把“郁证”分为六类,即气郁、血郁、湿郁、热郁、痰郁、食郁,总称六郁,创立著名的 “越鞠丸”,是中医治疗郁证的重要方剂。
中医认为,大凡气机郁滞,闷闷不乐,胸胁胀满不是等症状,都属于肝气郁结的表现,中医的办法就是疏肝解郁,如果肝气调达舒畅,心情就像树的枝叶在风中自然摇荡,一切郁闷都会烟消云散。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著名的疏肝解郁方剂,是数百年来诸多医家备加推崇的不朽名方。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脑髓出了问题,和肾虚关系密切,中医认为,气的本源来自肾,所谓“少火生气”,肾虚少火不足,不能生气,也是抑郁症的根本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