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监会节后引入新型监管指标(02-11)

(2010-02-11 09:17:52)
标签:

监管

流动性比例

财经

分类: 宏观经济(Macroeconomy)
银监会节后引入新型监管指标
 
作者:黄竞仪 来源:北京商报 2010-02-11 08:19:52
 

  为防止商业银行在央行收紧流动性后腾挪资产,银监会很有可能在春节后再度出手,发布全新的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监管要求,将银行表外资产流动性风险也置于监管之下。

  兴业银行日前发布专题报告称,去年下半年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冲击对银行业和市场的影响早已大大超过货币政策,未来监管层为了将表外资产的流动性风险也考虑进来,将可能会引入“流动性覆盖比率”和“净融资比率”等全新监管指标。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口径说明》,目前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指标共有四个,即流动性比率、超额准备金率、核心负债比率以及流动性缺口比率,其中,流动性比率依然沿用了此前25%的监管底线。

  “上述指标,主要用以衡量银行短期动用高流动性资产变现,以应对流动性大幅抽离的能力。但随着近几年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表外流动性风险随着表外业务扩张而增长,但却未被及时纳入监管之下。”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1月20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在“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银监会将很快发布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要求,辅之以传统的资本充足率等比率、限额和指标。事实上,在经历了2009年信贷疯狂增长之后,多数银行都面临资本充足率下降、存贷比升高的严酷局面,信贷投放后劲严重不足。加之银监会突然在1月中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银行流动性吃紧的局面有增无减。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对银监会越发严厉的窗口指导,额度已经用完的银行通过“腾挪贷款”来换取额度,继续进行贷款投放。

  北京某小额信贷公司负责人对本报记者透露,由于现在银监会管得太死,很多银行面上的“额度”都已经用完了,但又不断有优质项目报上来,为了挽留住优质客户,他们只好将原来“次优”级别的贷款打包出售给同业。

  “从我们的同业贷款买卖平台上来看,银行同业间贷款买卖从1月下旬开始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上述负责人称,但这部分贷款卖出后,表面上是与原银行再无关系,但实际上银行还是得为这部分资产提供流动性支持。

  也就是说,一旦这部分贷款出现问题,银行流动性也将受到影响,但这部分风险并不体现在银行的财务报表上,处于监管的盲区。

  对此,鲁政委表示,与传统的流动性监管指标相比,新的流动性监管标准将对哪些资产可作为流动性备付、比例各是多少做出更加细化的规定,同时监管也更具立体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