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教授获今年诺贝尔奖,竟然解释了中国生育率问题
(2023-10-16 01:31:17)
标签:
陈思进金融绝情华尔街商战杂谈 |
分类: 文化影视传媒 |
摘要:10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人口最新统计数据,其中比低生育率更让人担心的是年轻妈妈们的问题和高昂的生育成本。有趣的是,今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哈佛大学女教授的理论,竟然解释了目前我们面临生育率的问题。
一、女性劳动力研究
戈尔丁194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现年77岁。1972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她是第一位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系终身教职的女性。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成员说:“戈尔丁的发现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诺贝尔奖官网介绍,“她的见解远远超出了美国的边界,在许多其他国家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模式。她的研究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劳动力市场。”
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女教授分析研究了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970年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女性第一次获得了避孕药的帮助,因此有了生育选择权。据她的研究结果,1967年,40%的美国女大学生新生已经不同意女性工作最好局限于家庭的说法。1974年,这个数据已经到了80%以上。
二、揪心
官方公布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总数956万人。其中二胎占比38.93%,三胎及以上占比15%。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1.1,即男孩比女孩多出11%以上。也就是一胎占比已经不到50%。年轻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对自己的发展和生活质量有了过多的规划和要求,不愿意更早的生孩子。
据官方媒体采访北京医学专家预测,2023年出生人口可能是700万到800多万。而这位北大医院医学部主任称:育龄女性生育率堪忧、育龄女性数量进一步减少、生育女性体质下降最让人担心。
三、冲击
高昂的房价、教育费用、养老压力让年轻夫妇望而却步。有网友称,很多有能力的女性都不愿意结婚生子。什么叫有能力?没能力就生孩子了?这句话真的伤害不少人。说话之前总要顾及别人的感受。还有的说,800万公务员,4000万事业编,这是生育的主力。还有的说,去年高考人数1800万,去年出生人口900万。当然这个数据里还有很多是复读的。
好奇的是,出生人口少了,各地都在发愁出生率越来越低怎么办?可是今年的小学学位却出现了紧张,甚至是红色警报。而“少子化”对教育的冲击已开始显现:2022年,全国幼儿园较上年减少5610所,普通小学减少5162所,小学教学点减少6690个,学前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在园和在学人数双双下降。同时,受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政策等多重影响,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少1626所,在校生减少317.25万人,降幅显著。
教育行业以后就面临着40%到50%的收缩。从小学、幼儿园、小学一直到中学、大学。中国的教育行业将面临彻底的改变。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都要因此付出彻底改变的代价,这两年中国经济尽管有着强烈的韧性。我们还是要未雨绸缪,为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做好准备。
原因很简单,2016到2017年的孩子要开始上学了。当时从2016年起,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出现了人口高峰。可是到了2018年,新生人口的数量迅速下跌,从1523万人,持续减少到2021年的1062万人,2022年的956万人,进入了人口负增长的拐点,这就意味着。目前为了应对当年的人口激增,增加学位两年后又要面临下降50%左右的萎缩。这一长一跌之间,真的是不好把握,不知道哪些企业会撑不住。
PS.
1、(几乎)我所有的书都渐渐地转为音频(小说改编为广播剧)(独家)上线了喜马拉雅,已上线了24部(其中,《绝情华尔街》第二部《危机》新鲜上线),多部专辑已进入了各类收听排行榜TOP50:如《归·去·来》广播剧最佳,曾经进入新专辑TOP10(目前在整个喜马拉雅的有声图书进入TOP100,和众多经典名著排在一起),另外,《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投资的方法》等进入财经类TOP30……请打开链接订阅收听:http://m.ximalaya.com/gatekeeper/h5-listen-list?albumId=75881160&uid=77781964
;
2、一本金融科普之作《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再版),销量竟然再次超过了基辛格百岁沉淀之作,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凡尔赛一把)……请打开链接查阅:http://product.dangdang.com/29581403.html
;
3、香港书展精选畅销书《超時空拯救》繁体字版新鲜上架,全球发行: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ef1fe090102zr1l.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