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超限战》连载37:今昔国际石油“七姐妹”(六)

标签:
陈思进绝情华尔街商战杂谈金融 |
分类: 大国粮食 |
(思进注:近日,因俄乌冲突,能源问题几乎每天刷屏,各类分析更是众说纷纭,注意到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好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恰好在近10年前由我策划,和庞忠甲先生合著的《能源超限战》(2016年06月01日出版)分析了能源问题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结论点出:“人与动物的差别不在于对工具的利用,更在于对能源的利用。一直以来,能源危机之说虚虚实实。石油和矿物燃料告罄有日,而新能源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却使得当代能源危机成为一个伪命题”……现在看来毫不过时,那就从07月06日开始,特选摘其中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石油巨头,叱咤风云:石油大鳄是怎样炼成的?
(接上)还有一些国家石油公司,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家石油公司,在资本、技术、人才方面已经有了一定优势,加上它们的国家同产油国有较好的关系,因此在资源开发中也具有很大的竞争力。中国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俄罗斯的 Gazprom、Rosneft,印度的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马来西亚的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巴西的巴西国家石油公司 (Petro bras),还有越南与泰国等国的国家石油公司,都已经加入了这一行列。
因此,国际石油公司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调整战略。第一,同产油国国家石油公司合作,接受苛刻条件;第二,到发展中国家以外的“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加拿 大、英国、澳大利亚)去勘探、开发;第三,向专业化的勘探公司买新增储量,或向别的公司买它们认为不很经济的储量(例如,在某地区孤零零的一个油田,或油田的一部分股份);第四,向资金和技术密集的地区或领域投资,如海上深水区、天然气(液化或生产天然气合成油)、非常规油气资源(如重油和油砂、煤层气) 开发利用等。
虽然超级石油巨头不如当年“七姐妹”那么不可一世,但发展壮大的趋势还在继续。第一,它们拥有巨大的财力。前面说过,它们拥有上千亿美元的营业额与资产额,每年上百亿美元的投资能力。第二,拥有一批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第三,拥有丰富经验,在世界各地的长期实践,形成了高能力、高效率的团队,善于把世界各地、各企业最佳的技术、设备、器材组合到石油勘探、开发项目里来,以较短的时间、较低的造价拿下项目。这些优势,大多数国家石油公司和中小独立公司是不具备或不足的。即便是中国石油、Gazprom、Petrobras这些实力相当雄厚、人才济济、技术有特色的国家石油公司,总体上也难同它们匹敌。
超级巨头的更大优势在下游。在这个领域它们拥有难以替代的长期优势。在2007年世界炼油能力超亿吨的公司中,六大巨头分列第一、二、七、八、九、十二位。第一位的埃克森美孚,炼油能力高达3.15亿吨/ 年;第二位的英荷壳牌集团达1.98亿吨/年,遥遥领先于其他公司。而且,它们的优势更体现在质量上。它们的深加工能力强,油品收率高,重质油转化程度高,油品质量好。世界上炼油领域的大多数先进工艺技术也都是它们的。不断降低油品燃烧后的污染物排放,更多地加工利用更重质的原油,是世界炼油业的发展趋势。通过投资(参股或合营)和技术合作,它们正在“新兴工业国家”扩大地盘,加强在炼油和基础化工领域的存在,使之成为盈利的来源。
在油品销售方面,它们开拓世界市场已七八十年乃至百余年,销售体系已经渗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2007年,油品销售量的前六名全由它们包揽。第一名的埃克森美孚,年销售量高达3.2亿吨;第六名的康菲公司也达1.48亿吨。近几年,它们正在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大力拓展业务。随着一批新兴市场国家的开放,它们必将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十年左右时间里,这个优势不会动摇。
石油工业的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一方面,国际石油公司的兼并重组不会停息。有多家公司在向着超级巨头的方向努力,如西班牙的雷普索尔、意大利的埃尼。近年内,它们有可能通过兼并组合成新的超级巨头。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的若干有实力的国家石油公司,正在加紧国际化步伐,成为国有巨头公司。此外,众多的中小石油公司也在努力挤占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六家石油超级巨头正在还将继续在世界石油工业领域、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发挥骨干作用。但是,老一套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合作正在成为主流,这不仅包括国际公司间的相互合作,更重要的是国际公司与国家石油公司的合作。
合作的基础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有两种合作方式值得注意:德士古以其在美国东部的炼油厂和销售体系,同提供资金和原油的沙特阿美公司组成了星辰企业,这是国际大公司用下游的优势同产油国国家公司的上游优势相结合。中国福建省同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合作的炼油化工项目,是石油进口国用市场,国际石油公司拿技术,产油国国家公司用资源三大优势的结合。(待续)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