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源超限战》连载27:史上第一个亿万富豪洛克菲勒家族传奇(一)

(2022-08-26 18:45:58)
标签:

陈思进

金融

绝情华尔街

商战

杂谈

分类: 大国粮食

(思进注:近日,因俄乌冲突,能源问题几乎每天刷屏,各类分析更是众说纷纭,注意到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好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恰好在近10年前由我策划,和庞忠甲先生合著的《能源超限战》(2016年06月01日出版)分析了能源问题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结论点出:“人与动物的差别不在于对工具的利用,更在于对能源的利用。一直以来,能源危机之说虚虚实实。石油和矿物燃料告罄有日,而新能源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却使得当代能源危机成为一个伪命题”……现在看来毫不过时,那就从07月06日开始,特选摘其中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石油巨头,叱咤风云:石油大鳄是怎样炼成的?

洛克菲勒是“美国梦”的一个典型案例。

《福布斯》网站公布的“美国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上,约翰. 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1839-1937)名列榜首。

1839年7月8日,约翰.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小镇一个贫穷家庭,在家中六个孩子排行第二。父亲做过木材和盐的小生意,又是卖假药的江湖郎中,犯过重婚罪;洛克菲勒一生都与他保持着一段距离,但父亲精打细算的商业头脑对年幼的他留下了正面影响。恰恰相反,母亲是个虔诚的浸信会教徒,生活自律,并从小对他灌输节俭,勤奋等观念。

16岁的洛克菲勒在经过六个礼拜的求职后,开始了月薪17美元的农产品公司簿记员工作。这时他向自己承诺:未来毕生都要捐出十分之一的财产于慈善事业。三年后,19岁的他向父亲借了1000美元,与克拉克(Maurice B. Clark)合伙创业,开设土产品贸易行,经营十分成功。

1859年,宾州开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一夜致富美梦驱使无数人疯狂跟进,数以千计的油井被胡乱开挖出来。洛克菲勒因此判断“原油价格必将大跌,真正能赚钱的不是钻油,而是炼油。”历史证明他对了。数年内,炼油速度远不及钻油速度,原油暴跌,许多钻油商只得贱价抛售原油以免破产。1863年,洛克菲勒与克拉克转向石油提炼行业,共同出资4000美元成立Clark & Rockefeller公司,并揽入了一位化学家安德鲁斯(Samuel Andrews)为合伙人,同年在克利夫兰开设了一家炼油厂。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进入了一个大规模扩展经济、狂热投机与激烈竞争的时代。这一年洛克菲勒和趋于保守的克拉克在经营方针上出现了严重分歧。在拍卖会上,洛克菲勒以借债筹得的72,500美元(当时不啻一笔巨款)成功地悉数买下克拉克的股权,公司也改名为Rockefeller & Andrews。该拍卖常被后世史家视为现代石油业开始的标志。

1866年,揽入弟弟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Rockefeller)为生意伙伴。1867年,揽入Henry M. Flagler为另一合伙人,成立Rockefeller, Andrews & Flagler公司,这就是日后世界领先的标准石油(Standard Oil)或美孚石油(Mobil Oil)的前身。此后两三年间,洛克菲勒选择高风险的极端方法,大量举债增资,大量转投资,大量开发副产品,结果是成功的。于1868年,该公司已在克利夫兰拥有两块炼油区,并在纽约设有一交易据点,成为世界上最大炼油商。

洛克菲勒年轻时养成的节约习惯,被用到了生产中,发挥出巨大的效益。他尽可能削减各种成本,比如,他买下一家化学公司,自制炼油用的硫酸;购置土地,种植红橡木自制油桶,并且买了自己的油罐车、设在纽约的仓库以及在哈德孙河上航行的船只,以减省铁路运输费用。

洛克菲勒全力以赴扩充设施,努力保持和改善质量,同时又坚持控制成本,以发展他们的事业。他最先采取了一体化措施,使供应和分销的职能都处于组织内部,从而避免经营活动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并改善自己的竞争地位。

从一开始,洛克菲勒就确定了另一条原则并且始终遵守不渝,即建立和保持强有力的现金地位。19世纪60年代结束前,他已经拥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这使他的公司不必像铁路和其他工业行业那样依赖银行、金融家和投机者,不仅使公司不受繁荣和萧条的剧烈波动的影响,而且可以利用这些机会。

洛克菲勒既能看出他的公司和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又能把握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关键细节。他后来说道:“我是从当记账员开始买卖生涯的,因此学会了尊重数字和事实,不论它们看上去多么微不足道。”洛克菲勒埋头于经营活动的所有细节和各个方面,哪怕它们使人们感到不快。他留着一套旧衣服。每当他到油区去,在泥泞不堪的油田到处跋涉时,就穿起这套衣服。在他全心全意努力下,到19世纪60年代末,他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

1870年,刚过30岁的洛克菲勒合伙建立了俄亥俄标准石油(Standard Oil Company),资本额为100万美元。公司取名标榜出产的石油是顾客可以信赖的“符合标准的产品”。当时出售的煤油质量差别很大,如果煤油中含有过多易燃的汽油或石脑油,购买者点燃时很容易发生致命的爆炸。

当时克利夫兰有50多家炼油厂,整个炼油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导致经营条件恶化。到1871年,炼油业处于恐慌之中,多数炼油商在赔钱;就连洛克菲勒这个实力强大的公司,也感到担心。在这个令人焦虑的时刻,洛克菲勒产生了一个垄断石油产业链的下游工业的新潮想法:将几乎所有炼油业合并成一个巨大的联合体。(待续)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