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变革:导向美国真性衰落的致命危机之三——信仰危机(一)

标签:
陈思进金融绝情华尔街商战杂谈 |
分类: 美国生活经济学 |
(思进注: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储被捕的某“财经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教育、营商、民生等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Change we can believe in?
美联储历来都要为美国经济走向给出说法。 6月23日伯南克主席破天荒无奈地对记者说:“我们无法对于美国经济为何持续以较慢的速度增长做出精确的解读。”
“美国精神”内涵的自我纠错能力失效了吗?
什么才是今天堪以导致美国真性衰落的危机?按其层次特性,顺序分列三大项如下:
5-3-4 导向美国真性衰落的致命危机之三 —— 信仰危机
一个社会之能够存在与维持运行,必须具备某种焕发爱心或公心以调谐私心原动力的信仰体系,例如宗教、学说、主义或所谓共同价值观,构成深层社会文化意识,或称“心态文化”。没有这种信仰体系以支持最低限度的爱心或公心,听任私心自由驰骋,必然陷于自私泛滥、犯罪猖獗的;不用说一个庞大杂的社会,就是两三个人的小小集体也无法维持运行下去。尽管每个国家都已建立了不胜浩繁的法律和制度,如果没有这种信仰为后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再好的法律制度也会被曲解、破坏,甚至反其意而被用来做坏事,更遑论社会公正和发展进步了。
现代西方民主社会严格奉行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原则,不容许政府强制宣传灌输某种特定意识形态;人民享有高度自由权利,信仰、思想、言论、旨趣、人身、居住、择业、婚恋…都是自己作主,自由保障了私心积极性充分发挥,从而产生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活力;此时作为体现爱心或公心的共同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只能指靠民众自觉的宗教信仰,作为社会道德和价值观之本。在美国,人们就将基督教比作公民的“道德孵化器”。
现代西方民主社会的深层社会文化意识的道德内涵,主要通过教会和家庭的教化作用。在后工业化时代,由科技发达,靠迷信奇迹建立起来的虔诚信仰渐难为继,宗教戒律难保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加之经济结构、生活形态变化,基督教教义极为重视的家庭价值观念急剧衰落,破碎家庭比比皆是,家庭的道德教育作用,一代不如一代。基督教精神作为“心态文化”推手的历史功勋自当永垂不朽,但由神性宗教的历史局限性,其功能终要趋向极限,由绚烂归于平淡。
现代文明正面临宿命般沉重的“信仰危机”的历史性挑战。
美国的《新闻周刊(Newsweek)》2009年4月4日的一篇题为“基督教美国的末日”(The End of Christian America ,作者:兰登书屋执行副总裁Jon Meacham,1969-)的专题报道。该文引用了很多调查数据得出结论说,“上帝、基督并没有死,但是在美国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祂的影响力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点。”
他说:“《新闻周刊》新近调查结果,认为美国是“基督教国家”的的人数比例,从2008年的69%锐减到了2009年的62%;现在有三分之二(68%)民众说,美国社会的宗教影响力正在消减,只有19%以为宗教影响在增长。”“二十年间,美国信基督教的人减少了10%,而无宗教信仰的人增加了10%,这一现象与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是紧紧连在一起的。谁是原因,谁是结果?我认为信仰的缺失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而金融危机则是信仰缺失的结果。”
他的观点也得到调查现场一些观众的认同。一位观众说:“金融危机从哪里开始?精神危机开始了金融危机,那么金融危机什么时候结束?我会说,精神危机结束了金融危机估计就结束了。”
《美国的民主》一书的法国人托克维尔(Tocqueville, Alexis de,1805-1859)早就写道“没有道德的自由社会从来没有存在过!”西方信仰危机实质上威胁着自由社会的存续。正如美国新福音派(Neo-evangelicals)神学家卡尔·亨利(Carl F. H. Henry,1913-2003)明白指出:“现代人的危机,基本上不是政治、经济或社会危机,而是信仰危机。”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对现代化有个经典解释:现代化即“理性化的经济生活,理性化的技术,理性化的科学研究,理性化的军事训练,理性化的法律和行政机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理性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方向。
随着加速现代化进程,旧有宗教神性信仰不可避免地走向弱化和消亡,但迄今为止尚无新的适当的信仰足以承续、发展或取代其引导作用,这就是所谓西方信仰危机的实质。
德国的新约神学家和存在主义神学家,近代有影响的新教思想家波尔特曼(Rudolf Bultmann)在1941年6月发表的《新约与神话》中指出,“人不可能在使用电灯和收音机、用现代医学和医疗手段来治病康复的同时仍相信新约中的神灵和奇迹世界。”
他以为,“新约时代的观念世界与我们当代的思想认识已有天壤之别,我们的世界观已不可避免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指引,而《新约》反映的世界观则体现了古代盛行的神话的意义。”
波尔特曼认为,“这一切均为神话之谈……,它们表达了前科学时代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早已过时,不被重视,因而绝不再是人们信的对象。”他为此指出一切已经了结“基督上天下地的历史已经了结,末世的观念已经了结,圣子驾着云彩复临的期望已经了结,神迹奇事已经了结,神的信仰也已经了结。这一切对现代人而言不仅不可理喻,甚至不值得再提。人们绝不相信自然与历史的进程会因超然力量的预而中断,也不认为自我人生的意义会由此而决定。”(待续)
2011年12月写于纽约哈德逊河畔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