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市冰封,战略转移!31万亿居民净存款将会流入何方?

(2020-08-17 03:07:56)
标签:

财经

陈思进

股市

绝情华尔街

杂谈

分类: 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

作者:拾叶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01

最近关于房地产楼市的话题和舆论都已经石沉海底。

原因就是楼市预期的消失。

这次是彻彻底底的消失!

从严厉调控打压楼市龙头深圳,到韩副总理的房地产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再次强调房住不炒、重申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没有了预期,楼市的话题,自然陷入到空前的疲劳期。

过去两年大家还有点新鲜感,因为16年那波房产牛市涨幅太大,造富的人群太多。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五六七八线的地市和县城,“成功人士”比比皆是。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全国各地搞了上千次大大小小的调控,平均每天都有一两个城市出台调控政策,大家也觉得很新鲜,楼市话题更多,都希望看看下一步到底是什么走势。

有利益的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损,没利益的希望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自己,反正发表言论又不掏钱,所以媒体舆论上叽叽喳喳。

但随着国内外局势演变至今,鹰酱的围追堵截,现在所有一切都摊到台面上了。

国家坚定的调控楼市,狂点科技树,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空前一致。所以楼市,或者具象点,就是大家关心的房价,未来出现下跌也不是不可能,而暴涨起来似乎也没什么戏。

并且楼市那些观点,翻过来覆过去,大家也都看疲劳了。

现在谁还不是个房产投资专家?

于是,看官懒的看,作者也懒的写,都静静等待着最后的结局。

但是,在这两三年的暗流涌动之下,有一个重要因素却悄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这个因素也是国家做出重要战略转移的支点,我们今天就专门针对这个话题,做个分析。 

02

这个重要的变化因素,就是居民的净存款。

也就是老百姓的六个钱包。

大家琢磨一个道理,过去两年我们经常说,不管是社会的零售商品的消费,还是作为终端消费的房子,想让消费能够起来,有一个大前提,是老百姓手里得有钱。

老百姓没钱,他怎么买东西?

而2015-2018年这轮城市轮动的房地产四年牛市,导致居民手中的钱确实出现了大量的缩水,为了买房子还欠了银行不少钱。

我在2017年就写过一篇文章,居民部门的净存款从2011年开始,6年未变,一直在26万亿上下徘徊。

也正是从那一年起,老百姓负债的速度比存钱的速度开始快的多!

我给的结论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消费品怎么可能起来?房价怎么可能再来一轮全面牛市?

后面几年也确实是这样。

下图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2011年开始持续下滑:

但消费乏力,意味着企业供给端整体利润下滑,而企业羸弱,那企业家是不会有继续投资的意愿的,那么紧接着用工也会减少,最终形成一个负面的反馈路径。

而能阻断这个负面链条的,就是让资金少往楼市上去。

一方面,金融系统,也就是银行少给楼市输血,另一方面,打消整个社会对房价的信仰。

而这一招,非常有效。

03

过去两年的“房住不炒”引申出来的各种调控政策,让居民的净存款,终于出现了长达10年以来,第一次快速增长。

从2018年10月最低值的22.9万亿,增长到目前的30.7万亿。

居民净存款不到两年的时间,增长了7.8万亿!

增幅达到34%!

这是所有财经、地产自媒体都没有讲到的事!

居民净存款

换句话说,老百姓这两年,比过去有钱了。

如果再加上22万亿的银行理财和7万亿的货币基金,这里面大部分也都是老百姓买的。

居民的净存款类的钱包底子,应该在50万亿上下。

而这50万亿的钱,该往哪儿去?

国家的意志是促进内循环,提振内需。说白了,就是鼓励大家多消费。

但房地产即便没有地产和银行的刺激政策,每年自然消耗居民存款就得5万亿左右。

再加上猪瘟、洪涝等灾害引发的食品类价格上涨,老百姓要首先解决温饱问题。

而食品类CPI同比上涨已经连续12个月在10%以上!粮食问题已经成为大问题!

食品价格的一路上涨,导致老百姓花钱预期降低,说白了还是不敢花钱。

所以,现在高层的战略也很明确。

从疫情后“地摊经济”到前几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

就是希望大家把经济搞起来,不分贵贱,先把经济活力搞起来再说。先把大家就业问题和收入问题解决再说。

而对于房产,是民间经济发展的成本,能压缩就压缩,超级地租能让利就让利。

所以,还有很多“某库”的炒房团,幻想现在银行利率较低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去银行贷款,能负多少债就负多少债,恨不得让家里没满月的吃奶娃都去银行按揭买套房子,等未来赚了大钱后把一麻袋钞票当废纸一样扔给银行,顺便再扔下一句:“老子跑赢通货膨胀了”,然后仰天长笑而去,一副人生赢家的样子。

你想作死,没人拦你。

在居民净存款大幅回暖的情况下,国家依旧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你看不懂什么意思么?

奉劝一句,这些过年,笔者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经济活动绝大部分是在顶层决策者制定下不断修正前行。

所以,永远不要和国家意志对着干!

这个心得和各位共勉,祝大家好运!

END

(思进注: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更并不代表本号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