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市场20年如一日的高潮体式,下一个20年换那个姿势?

(2017-12-26 21:49:09)
标签:

财经

陈思进

金融

绝情华尔街

杂谈

分类: 华尔街金融真相

(思进注:吴裕彬这篇《房地产市场20年如一日的高潮体式,下一个20年换那个姿势?》用夫妻生活来形容金融市场,虽看似low,不过,其中很多观点和我基本一致,如对中国楼市、人民币、黄金等,特转发,和大家分享。)


金融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你还在用旧的思维方式投资,这就好比你20年如一日的用一个体式过夫妻生活,你还准备下一个20年还用同一个体式再给彼此带来性福吗?

 

房地产市场20年如一日的高潮体式,下一个20年换那个姿势?
文/吴裕彬

 

    1、亏得像股灾一样的牛市

 

 

    2016年1月27日到2017年11月8日,A股大盘从2862涨到3610,涨幅超26%,妥妥的结构性牛市,但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同期A股投资者亏损比率约70%。结构性牛市里投资者居然亏得这么惨,难道世界已经彻底变了,牛市也不是牛市了?就好比,你看到一个美女,惊为天人,结果除你之外的其他所有人都说她其丑无比。难道你的眼睛变成了哈哈镜,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象?


    其实,在金融世界里,很多时候,我们所熟知的事实,规律和逻辑都是幻象。这些假象包括那些宏观理论,跟庄的技术,基本面分析,技术理论,小道消息等等,从今往后,你再用这些东西分析推理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亏损收场。可是把这些东西统统抛开,你又两眼一抹黑,把这些东西全都用上,除了大脑获得一种虚荣的快感(那个时候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智商惊人)之外,大多数情况你又亏得一塌糊涂,于是你继续用跟庄的技术,基本面分析,技术理论,小道消息麻醉自己,寻找自己为何在如此聪明的情况下依然亏损的理由。


    宏观理论,跟庄的技术,基本面分析,技术理论,小道消息(轻浮的思考之一:五大逻辑幻觉)等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管你情不情愿,你之前所有依赖的那一切,都是一种幻觉。投资盈利于你是偶然,最终亏损是必然的。


    2、大妈经济学造就了A股和房地产的大牛市,也注定其一定鸡毛的结局

    比如绝大部分人认为通胀不行,黄金就没有太大投资价值,通胀越厉害,黄金越值得投资。一句话黄金牛不牛关键看通胀,其实这是大谬不然的,因为黄金和通胀之间关联性是很小的。“通胀越低,黄金价格越弱势,通胀越强,黄金价格越强势,黄金是用来对冲通胀的”,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逻辑听上去非常正确,但一旦用市场数据验证却大谬不然。我管这种金融逻辑统称为大妈经济学。


    问问你自己,你是不是通过大妈经济学选股或投资,那么你赢了是偶然,输了是必然的。大妈之为韭菜,和韭菜收割机们的丧尽天良没有关系,就和方向盘坏了,出车祸不要怪道路和过往车辆太险恶一样。


    3、房地产市场20年如一日的高潮体式


    很多广为流传的大妈经济学其实是基于传统西方经济学,比如房地产市场如果供不应求房价就上涨,这就是基于典型的供求原理,但有些时候房价趋势走向的改变却和房地产市场本身的供求无关,比如次贷危机中美国房价崩盘之前,房地产市场依然需求火爆(关于这一点,很多那个时候在美国买房的中国人可能依然心有余悸),但是由于许多企业,机构和个人拿房地产和相关不动产抵押借钱,到期还不上,结果这些房地产就被银行等债权人抛售,以最大限度挽回他们的坏账损失,咔嘭!房地产市场本身的需求没有任何问题,很火很旺,但是债务市场的危机却把房地产市场的牛市给埋葬了,全美房地产在次贷危机中几近腰斩,处在房地产市场里的人几乎没有人看到这一天的到来,他们赖以分析的供求原理失灵了。


    不动产抵押贷款规模在50万亿元左右,房地产存量市场规模高达200万亿元,不动产抵押贷款余额/房地产存量总额占比在25%左右,远远大于A股质押占比(由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的贷款期限一般在3年之内,以近3年质押股权为样本测算,当前A股质押股权市值规模为3.97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7.2%。)所以一旦债务危机爆发,超级股灾的一幕会在房地产市场重演。2015年的超级牛市不是毁于二级市场,而是毁于二级市场外的股票质押杠杆,同样的道理,房地产的超级拐点不是由房地产市场本身的供求触发,而是由房地产市场外的不动产抵押融资杠杆触发。这一点,那些局限于大妈经济学里的人看不明白,而这些看不明白的人还包括任教主这样的首席经济学家,他们的眼里只会用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去预测房地产市场的趋势,这样预测过去二十年差不多都是对的,但是再用20年就不好使了(这就好比你20年如一日的用一个体式过夫妻生活,你还准备下一个20年还用同一个体式再给彼此带来性福吗?),因为房地产的变盘点不在房地产市场,而在抵押融资市场。于是在大妈们最high的时候,不经意间房地产市场也一定鸡毛起来。


    4、看不到机遇最多少挣点,看不到灾难,损失的轻则是大财,重则是身家性命


    供求原理失灵只是冰山的一角,事实上人们往往严重依赖严重高估自己的逻辑思考(宏观理论,跟庄的技术,基本面分析,技术理论,小道消息等等都可以算是一种逻辑思考)能力,不知不觉中走进灾难的八面埋伏。


    灾难和机遇在很多时候毫无迹象的从天而降。在这样的时刻人类完全成了傻子和白痴,人类所依赖的逻辑也成了傻子和白痴的逻辑,因为灾难和机遇很多时候是逻辑推理无法发现的。比如步步高2017年11月29日晚间发布大股东的减持公告,市场逻辑是大股东减持公告一出,股票必暴跌,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个逻辑在步步高身上不灵了,减持公告之内一个月步步高又涨了10%。

 

 


    看不到机遇最多少挣点,看不到灾难,损失的轻则是大财,重则是身家性命。这个历史的教训太多,太深刻。


    公元79年11月23日--庆祝完火神节的第二天,罗马帝国最受富人欢迎的海滨度假城市庞贝(对于彼时的罗马帝国而言,庞贝就像是三亚至于现在的中国)依然是一派繁荣忙碌的景象,交易市场里热闹非常,公共浴场里人们在高谈阔论,斗兽场里角斗士们的杀戮游戏令观看的贵族和平民热血沸腾。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正常,没有任何人知道,当天下午一点钟维苏威火山将要爆发,庞贝将面临灭顶之灾。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正常,于是心安理得的享受当下,人类这种逻辑思维定式是看不到庞贝古城灭绝这个黑天鹅事件的。


    在2005年8月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时任IMF首席经济学家的Raghuram Rajan(后任印度央行行长)发表讲话说,不受监管的金融衍生物市场有可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其观点被以前财长Lawrence Summers为代表的美国主流经济学家无情的嘲笑。


    如果从2005年开始应对,2008年的次贷危机或许可以避免,但是没有“如果”,因为没有人看到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正在逼近,其时股市正在不断创新高,房地产市场也在不断创新高,美国的GDP增速在6%以上。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正常。现在的美国经济也是牛气冲天,又要通过198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减税法案,于是很多主流投资及经济学人士说美股搞不好还要牛两三年。我只想说在大的经济周期里,减税法案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周期的拐点要来了,就像海啸要来一样,你把海边的房子盖得结实一点,也不能阻止海啸把这房子吞没。次贷危机的教训没有人计取。


    这种绝大部分人没有看到危机到来的金融现象被人们,甚至很多专业人士誉为黑天鹅,其实很多情况下,主要是因为人们的认识基础,比如供求原理失灵了。从哲学本质上来讲,错误的认识基础导致了绝大部分黑天鹅。(轻浮的思考之二:真正的黑天鹅不是市场,是你的大脑


    5、意淫无止境,投资需谨慎


    传统西方经济学失灵还算好的,更可怕的是很多情况下,很多金融事实是基于阴谋论,甚至是武侠小说般的意淫。如果光凭着阴谋论和写武侠小说般的想象空间就能决定汇率,房价,原油,黑色系的价格走势,那么经济学早晚得搞成起点文学网的玄幻小说。只可惜这样的财经文章阅读量惊人,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对金融的认识水平。


    问一下自己,如果你扔掉传统西方经济学,阴谋论和武侠小说般的金融玄幻文学,所有这些东西,能不能看清汇率,房价,A股的宏观趋势。放下所有的这一切幻象,在金融世界里你是不是有如赤身裸体般的脆弱感,如果真是这样,那你应该远离投资。(轻浮的思考之三:陷入起点文学网般的玄幻逻辑不能自拔)


    5、放下幻觉,重新学会思考


    我把我自大学本科开始学习了十几年的传统西方经济学,以及在大学时代也非常爱读的阴谋论和武侠小说般的金融玄幻文学完全清空,一开始两眼一抹黑,但我坚持独立自主的摸索了好几年,最终独创了超级去杠杆化理论和量化分析。超级去杠杆化理论和量化分析是一门倚重数据分析的科学,用会计学,统计学,乃至大数据去分析宏观趋势。一切逻辑必须得被数据验证或证伪(这本书里面,我证伪了很多具主导地位的经济逻辑乃至理论),这就是超级去杠杆化理论和量化分析的灵魂。 


    量化分析跟以往的宏观理论,跟庄的技术,基本面分析,技术理论等等通通不一样。清空自己,在金融数据和周期之道中进行最直接的观察,之所以说观察而不是思考,那是因为趋势和周期拐点你思不思考,他们都在那里,你只能看到,而不能创造;之所以说这个观察最直接,那是因为你要放弃以往的宏观理论,跟庄的技术,基本面分析,技术理论等等一切逻辑思维定式,彻底的否定逻辑,不依赖逻辑作为思维中介,因为趋势和周期拐点符不符合逻辑,他们都在那里,存在即合理,不需要符合逻辑才能存在。逻辑只是一种幻觉,你不抛掉逻辑,很多致命的趋势和周期拐点你就看不到,然后你为了给自己的愚蠢开拓,你把你和绝大多数人看不到的致命的趋势和周期拐点,取名为黑天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看到这一层,才能放空自己进入量化分析的世界,才能和周期之道和金融数据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投资只不过是追求这天人合一的状态过程中的一场知行合一的修行。


    新常态已经提出三年多了,而我们还在旧常态的那些宏观理论,跟庄的技术,基本面分析,技术理论,小道消息等等逻辑轨道里思考。在旧常态的逻辑轨道里追求新常态的财富,这恐怕是过去两年的结构性牛市中投资者像股灾里一样亏损的原因。



【陈思进作品介绍】

1、在蜻蜓FM推出“陈思进电台”,已开《十分钟读懂财经新闻》、《思进看世界》、《心机—绝情华尔街》、《时评》等专辑(http://url.cn/46mTiry);

2、长篇小说《归·去·来》命运三部曲第一部新鲜出炉(亚马逊:http://url.cn/46sGfqs;当当:http://url.cn/47hnML8);

3、超级畅销书《这么慢,那么美》姊妹篇《那么远、这么近》新鲜出炉(出版社天猫店:http://url.cn/47iyY0F(签章版);亚马逊:http://url.cn/47rnT3d);

4、跨国金融商战长篇小说《心机》全新再版《绝情华尔街》(正在影视改编,当当:http://url.cn/2LEbtsC;亚马逊:http://url.cn/29ZAQZV;京东:http://url.cn/27lEpUd

5、再介绍一下,我的头条号:http://url.cn/5mhA7wL ,如有需要答复的问题,请去到悟空问答向我提问:http://url.cn/5RqYlpR 唯一的公众号:陈思进说chensijinshuo 

http://qqadapt.qpic.cn/adapt/0/b5773497-3dcf-ad4e-d228-4aae76db6253/0?pt=0&ek=1&kp=1&sce=0-12-12&ek=1&kp=1&sce=0-12-12&ek=1&kp=1&sce=0-12-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