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决定了奥运奖牌榜——奥运奖牌和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成正比

(2016-08-21 07:38:00)
标签:

杂谈

从某种程度上说,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只是台前的“演员”,而各国真正比拼的乃是背后的一套现代化“程序” “演员”,而各国真正比拼的乃是背后的一套现代化“程序” —— 

有没有一套人才选拔体系、俱乐部网络、激励因素、科技研发力量、市场化平台等综合而成的机制支撑着,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优秀的选手来。

这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使得整个社会围绕着它自发重组结构,从各个环节上予以支撑,形成一个生态,以带动整体的发展。否则,即便偶尔冒出像当年破跳高世界纪录的朱建华那样的天才选手,之后也会难以为继。

就此而言,这意味着要将体育项目也作为一个个产业来加以现代化的重新改造。而如果一个社会自身未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极难做到这一点的,因为这伴随着一个社会的整体改造。

如果把世界分成七个主要区域,可以明显看出:

近三十年来的八届奥运会上,绝大部分金牌都被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欧美、东欧、东亚所瓜分,而欠发达的拉丁美洲、非洲、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则是成绩最差的。

这绝非偶然。

最差的是南亚东南亚,这个占到世界人口近三成的区域,在前七届奥运会产生的 1976 枚金牌中仅夺得了 13 枚,其中 1988 年汉城奥运会和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上竟然一金未得;而在这一区域夺得金牌最多的泰国(主要在举重、拳击等项目)也是相对发达的国家。 (维舟罗辑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