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生活大不易

标签:
文化散文 |
在美国生活大不易
吕铭康
2016年10月随旅游团到美国,由于日程安排太紧,每天晚上都得换旅馆。一次,住的是一家汽车旅馆。顾名思义,是过路汽车司机在此下榻,两层长排楼,内有宽敞的停车场。房门都对着院子,屋内非常简陋,只有两张大床,卫生间极小。显然,旅游团是为了省钱。
这个汽车旅馆只有一个人值班,我去打开水,发现他是华人,将近50岁的样子,似乎也很寂寞,就与他攀谈了起来。
原来是他父母先移民到洛杉矶,本人十多年前33岁才从一个大城市移民于此,并且很快在这里娶妻生子。他本是歌舞剧院的舞蹈演员,那时33岁,因心宽体胖,已经跳不大动了。开始,他就开办舞蹈班教孩子们跳舞,收入尚可,但得不停地以身作则身传言教,天长日久6年下来实在是难以继续坚持了。后得知在美国为来旅游的中国人做导游,倒是挺优哉游哉的,收入也很不错。他便考取了导游证,主要是往来于洛杉矶、旧金山和拉斯维加斯等美国西海岸一带。这一干就是8年。国内的团一到,就得到机场接机,遇到航班晚点,还得非同一般地耐心等待。长年累月,早就对这些名胜产生视觉疲劳。但还得身先士卒带着旅客爬上爬下,在旅游大巴上不停介绍美国和有关景点的情况,每天都是疲惫不堪。到了旅馆安排好旅客后,从来不敢告诉自己的房间号,旅客有事就只好找国内来的领队。进屋经常顾不上洗涮,倒头便睡,因为次日还得早起出行。往往是在这个团十天左右的旅程结束,他到机场送机后,还得继续接下一个来自国内的旅游团,又是个十多天,如此周而复始忙忙碌碌。只有在洛杉矶时,他晚上才能开车回家一次。渐渐地,嗓音嘶哑了,腿脚也不灵便了。半年前,他带团从科罗拉多大峡谷下山时不慎扭伤了脚踝,伤愈后就改行来到这里做值夜服务员。尽管不累,但收入也就少得多,每周只能回家一次。
他最后说:我当年演舞蹈总是跳主角,也有点颜值,在当地有名气。来到美国后反差太大,很有失落感。此时,我怕影响他休息,自己也感到疲惫,就匆匆道别回房。可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睡,也想到现在给我们做导游的那位中年华人了……
这次旅美之行结束,我们在旧金山机场候机回国。我身旁有位与我年岁相近的古稀老人,主动与我搭讪。问我是不想在美国待了?我坦诚:是来旅游的,还没玩够呢!
他说他是待得够够的了!随即,大谈“五子登科”:他的儿子能在美国扎下根工作,生活水平之高自然不在话下。他们乃堂堂正正的五子登科:娘子、房子、票子、车子、儿子,应有尽有。而我们老人同样也是五子登科: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是聋子;看不懂街上的路牌、店面,是瞎子;无法与人交流,是哑子;不会开车,是瘸子;电话不敢接,电器不会用,成了傻子。他表示这次回国就再不来了,太憋得慌,绿卡就作废吧!
飞机起飞后,此时此刻我的心绪也飞了起来。世间任何事物都必须耳闻目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深感美国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只有勤奋努力自力更生,与时俱进学无止境,才能梦想成真。在美国大不易啊!
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