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连载之五

(2017-06-02 22:58:33)
分类: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
       张作霖剿灭杜立三  

    第一节  宪政讲习所张志良深造

  张作霖对危害地方的胡子十分痛恨,极力剿杀。在他的连年痛剿下,辽西的小股胡子或被招抚,或被剿灭。

这时,在奉天地面上,只有杜立三匪帮仍然横行霸道,胡作非为。 杜立三出生地是辽中县青麻坎村。距青麻坎村西南约十华里,有个三界沟村,这个村子是杜立三的根据地,因处于周围三县的分界地段,所以三界沟村是个三不管地带。杜立三在村子里建了很多明碉暗堡,易守难攻。盛京将军赵尔巽下令严密访拿,几次派兵进剿,但都败下阵来。结果杜立三势力越来越大,成为为害一方的巨匪大盗。

 

因为日俄战争后,日本的势力在东北急剧扩张,根据中日相关条约,允许日本人在东北开矿、建厂、兴办商业和新闻业。于是,日本人中岛真雄于1906年10月18日(清光绪三十二年阴历九月一日)在奉天城大西门外创办了《盛京时报》。  

 

  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改制,把东北的军府制改为和关内一样的行省制,任命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盛京,这个沈阳、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用了200多年的地名不怎么用了,而奉天这个名称则独占鳌头,奉天省的地域基本是现在辽宁省的地域,也包括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的一部分地区。省城称奉天城,就是现在的沈阳。 

  徐世昌就任东三省总督后,举办了奉天宪政讲习所,从东三省各级官署中选拔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精明强干的中、下级官吏,并经过入学考试后,到所学习深造。请清廷参加过戊戌变法的资深人士和外国人精通宪政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国通授课。这个宪政讲习所就相当于现在MBA高级班张志良也被选中,并以优异成绩通过入学考试。张志良在所学习一年后取得毕业证书,使张志良增加了许多近、现代化的政治、经济知识和技能,不啻如虎添翼。

1906年时,盛京将军赵尔巽创办了奉天讲武堂,培训在职军官。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将奉天讲武堂扩大,改名为东三省讲武堂。张作霖让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都去参加学习。张志良的三哥张志诚也被选送到讲武堂来学习,这些年他是辗转到了马龙潭手下担任一名营长。半年以后,讲武堂的学员毕业。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连载之五

1 张志良的三哥张志诚(字惠孚)

据张志诚的孙子张釜先生回忆,张志诚后来官至奉军副旅长。应该是在张作相担任吉林省督军的时候,在张作相属下部队任职。后来张作相想任用张志诚担任吉林省警察厅长,征求张志良的意见,张志良实话实说,认为他三哥不适合担任此职,因而作罢。张志诚因为弟弟一句话,没有当上这个官,心中不免埋怨其弟。为了弥补兄弟之间的嫌隙,张志良特意将自己在吉林省购买的大片荒地送给三哥一部分,以资补偿。


注释:

民国初年,吉林、黑龙江地区地广人稀,荒地无数,以张作霖为首的东北军政商界人士纷纷低价购买大面积的荒地。

   第二节  张作霖和杜立三的恩怨 

  徐世昌上任伊始,为了做出政绩,选择剿除杜立三匪帮作为当务之急,命令张作霖率领所部当此重任,并派专员殷鸿寿到新民府,去协助张作霖剿灭这股顽匪。

  张作霖接到这道命令,面色严峻了起来。原来以前张作霖还没接受收编前,在八角台当团练长的时候,曾经和杜立三有摩擦。那时候张作霖已是兵强马壮,人多势众,控制了那一带。杜立三当时也在这一带活动,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和杜立三决一雌雄是迟早的事, 与其被动应战,不如先下手为强。有一天,杜立三的大股人马出去劫一个镇子,只留下杜立三和他的少数随从守在老巢,张作霖得到消息后,马上点起全部人马去奔袭杜立三。张作霖本以为轻易地就可将杜家老窝一脚踹平了,哪晓得全然不是这回事。杜立三虽然只有十几个人,却是凶猛强横、一点也不示弱,再加上杜家堡子经过多年修葺,沟渠纵横,暗堡林立,重门深巷,易守难攻,张作霖在明处,杜立三在暗处,张作霖的手下冲上去后,暗堡里密集的子弹打将出来,张作霖的兵一个个都倒在血泊中。张作霖一看攻不进去,只好下令撤退。正在要撤未撤之时,可巧,杜立三的大队人马抢劫归来,堵住了张作霖的退路。原来杜立三在坚守堡子的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向出外抢劫的大股胡子去报信,令他们火速返回,包围张作霖,定要将张作霖所部全歼于此。杜立三一看自己的大队人马杀到,立刻干劲倍增,命令手下打开堡子门,率领堡子里的部众冲将出去,把张作霖的人马围在核心。这一下,张作霖的麻烦大了,部下一看被包了饺子,一个个心惊胆颤,斗志全无。张作霖也是心情万分紧张,然而他不得不强作镇定,振臂大呼:“弟兄们,不要乱,听我的指挥。”因为现在已经是杜立三的人数占优,而且士气高涨,张作霖的队伍如果四下突围,势必被杜立三各个消灭。所以,张作霖下达命令,全体人马向一个方向冲,张作霖临危不乱,仔细的观察敌情,发现东南方向敌人的力量比较弱。就在马上高叫:“跟我冲,杀呀……”,一马当先向东南方向冲去,张景惠、张作相随后跟随,一帮部下也大呼小叫:“冲呀,杀呀。”汤玉麟领几个人断后。张作霖领着部众舍死忘生,好不容易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杜立三一看,岂能放过这兔崽子,他手提双枪,眼睛瞪圆,跃上他的快马,如飞一般追去,手下见状也纷纷跃马随后。于是,两彪军马,在辽西广阔的平原上,前后追逐厮杀,马蹄和人脚踏起的黑土,随风漫卷,使人睁不开眼睛。到底是张作霖身边的人马越来越少,因为没马的弟兄跟不上,只有几个骑马的首领跟在张作霖身边。杜立三同样,也是领着几个骑马的人在追,看看渐渐天晚夜幕降临。张作霖跑着跑着,来到一个所在,是一个庄子,张作霖认得是王家庄。张作霖突然想起,自己的义父王员外就在此庄居住,张作霖这个人江湖气特别重,喜欢结拜兄弟,岁数大的就认义父,所以他的把兄弟和义父很多。张作霖一行人急忙进了王家庄,来到王员外家敲门,王员外将张作霖等人迎了进去,一看几个人风尘仆仆,跑的气喘吁吁,热汗直流,心下就明白了几分。张作霖也没工夫说闲话,直截了当的就说:“义父快快救我,后面有人在追。”王员外见状,也顾不上客套,忙对张作霖说:“我儿随我来。”领着张作霖等人拐弯抹角,来到后院柴火垛,扒开几捆柴草,让家人拿来铁锨,铲去上面的土,现出一块青石板,把青石板掀起来,下面是一个黑魆魆的洞口,王员外道:“我儿暂且在此藏身,待我到前面去支应。”于是几个人就在洞里藏身。原来当年辽西匪患猖獗,大户人家往往修有地洞、暗道,遇有紧急情况,便于藏身或者隐匿财物,王员外家的地道一直通到村外,但是因为马匹进不了地道,所以张作霖等只能在地洞藏匿,不敢造次出村。却说杜立三领着几个人追来追去,不见了张作霖等人的身影,但只见来到一个村庄。杜立三道:“张小个子说不定就藏在村里,我们进去看一看。”几个人迤逦进村。因为王员外家高门大宅的,比较显眼,杜立三就说:“上这家看看”手下上前敲门,王员外命家人打开院门,家人问道:“不知列位有何贵干,莅临小庄。”杜立三道:“我们正在追赶一伙强徒,眼见他们跑进了你家,特来捉拿。”原来这个杜立三鬼得很,他若不说看见强人进门,素不相识的,有啥理由敲人家的门啊?正在和家人纠缠不休,王员外步出屋外,见杜立三一抱拳:“请问义士高姓大名,何方人士,今来寒舍,不知有何贵干?”杜立三也还礼道:“我正追一伙匪徒,看见他们逃进了你家,因此前来擒拿”王员外道:“义士想必是看走眼了,老朽从不见有人进门。想来义士远程追击,一定贵体劳倦,莫不如进屋与老汉一叙,喝口茶,顺便用点便饭,义士意下如何?”说话时节,王员外家的仆人家丁等十几个人也纷纷来到院门口。杜立三暗忖,本来也不知道张作霖到底在没在他家,原来的话语,只是试探他一下,然而老汉并没有露出破绽,如若硬搜,自己就这几个人,看老汉家大汉壮丁一大群,动起手来,未见得能占了上风,况且在人家一亩三分地,闹将起来,他村里族人肯定要相助于他,到那时,必将骑虎难下,反为不美。想到这里,杜立三道:“原来匪徒没有进你家?那想是在下看走眼了。既然如此,在下就不打扰了。”王员外还假意再挽留,杜立三坚辞,王员外道:“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老朽也不勉强了,恕不远送!”二人拱手作别。王员外让家人瞄着杜立三一行人,见他们向与八角台相反的方向而去。这才把张作霖等人叫了出来,有心留着吃饭,又怕万一杜立三返回。所以只给张作霖等人预备了干粮带着,命家人把几人的马匹牵了出来,张作霖等人对王员外千恩万谢,洒泪上马,一行人催马绝尘而去。这次,张作霖和杜立三算打了个平手,杜立三略占上风。从此以后,两家结下了梁子,两家的人,一见面就打。

  张作霖在黑山县也有个干爹,这个干爹叫杜恩波,字泮林,是个秀才。杜泮林也是杜立三的远房叔父。杜泮林眼见自己这个侄儿与干儿一见面就打,心想,这也不是个事呀,一个干儿,一个侄儿,都是自家人,反倒伤了和气,总得想个办法,给他们和解了才好。

  于是,有一天,杜泮林在家里预备了一些酒菜,让人分别去请张作霖和杜立三,吩咐家人,只告诉他们请的客人只有他们一个。张作霖和杜立三却不过长辈的情面,答应前来。

  那一天两人分别来到杜府,见了面就要开打。杜泮林忙把二人劝住,开言道:“你二人不须焦躁,且听老夫有一言相劝,常言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你二人都是当今英雄豪杰,应当携手共事,共创辉煌,可你二人却互相不忿,整日相斗互争,这样下去,必然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有那觊觎你俩地盘的团伙,趁你二人互有削弱的空档,将你二人取而代之,到那时,岂不悔哉!今日请你二人前来,乃是老夫的一片苦心,你二人若是感念老夫的至诚,从今以后就尽释前嫌,和好如初,同舟共济,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方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如若不听老夫良言相劝,老夫就和你们断绝关系,我也没有你这个侄儿和你这个干儿子。何去何从,你二人三思!”

  杜泮林话说到这个份上,纵是铁石心肠,恐怕也不能无动于衷。二人也深受感动。另外,二人互相斗了这么些时日,也没分出高下,心里也是早就不耐烦。只是碍于面子,谁也不肯先服软。今日经杜泮林这么一劝,二人正好借坡下驴。于是二人不约而同的说:“老爹如此肺腑之言相劝,我等若再执迷不悟,还是人吗?”当下二人握手言和重归于好,杜泮林又不失时机的提议他们应该结成异性兄弟,于是排香案摆供果,二人跪倒在地,共拜神明,“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互相对拜,结义礼成,杜立三年长一些,是为长兄,张作霖为弟。

从此以后张作霖和杜立三互相严守地盘界限,不再搞摩擦。逢年过节也是礼尚往来。后来张作霖被清廷收编,杜立三却铁心当土匪,不肯归顺朝廷。两家就不来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