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连载之六

(2017-06-06 17:33:55)
分类: 奉天实业家张志良
(接上篇)

     三节  张作霖智摆鸿门宴

     现如今张作霖接到徐世昌的剿除杜立三的命令,张作霖心知肚明,这可不像剿除其他小股土匪那样手到擒来,剿除杜立三可不太容易。可他也明白总督的军令绝不可违,纵有千难万险也必须执行。转念又一想,越是重担,才越能锻炼人,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狂风恶浪的。自己总想干大事业,这不正是立功的时候到了吗?况且,杜立三藐视朝廷,不肯接受朝廷招降,现在朝廷集中力量剿他,也是他咎由自取,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也!

 

  张作霖主意已定,随即召集属下开会计议。大家一致认为,杜家堡子是 “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之地,杜立三手下个个精兵强将,骠壮凶悍,虽然我们现在有一标人马,硬攻也许能够攻下,但是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损兵折将太多,对我们将来发展不利。所以,只有用计智取,方为上策。

  张作霖急忙赶到新民府知府沈金鉴那里,连同殷鸿寿三人密谋,定下一个计策,派人到辽中县杜家堡送信,假称杜立三被奉天省招抚,让杜立三速到新民府来面谒省里的招抚大员,然后一同到奉天赴任。这边则埋伏下人马,等杜立三到来,将其一举擒获。

  过了几天,一切准备停当后,张作霖派了一员得力手下,装扮成省里的公差,赶到杜家堡子送信,派去的人很恭敬地给杜立三行了大礼,双手捧上信札,杜立三接过扫了两眼,心里想,这是诓我呢,但是也不说破,只是对来人说:“回去告诉你们长官, 我这个人不爱做官,专爱当绿林好汉。委任官职的事,实不能从命。”手下回报张作霖,张作霖见此计不成,心里恨得不行,又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一连几天在营帐里发脾气。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忽有人报“黑山杜老爹来访”,张作霖两眼一亮,精神一振,大声吩咐好生接待杜老爹,自己忙换衣帽,整装迎接。你道张作霖为何这般看重这位杜老爹,皆因为杜立三天不怕,地不怕,却唯独敬他这个老叔几分,杜泮林对杜立三也是很爱护,常常对他说些圣人之道,先贤之义,劝他放弃亡命生涯。

  张作霖义父长义父短地把杜泮林迎进府厅,亲亲热热地叙旧,一个劲儿地感谢杜泮林当年对自己的帮助。杜泮林只当是义子孝顺,张作霖没忘恩义,也就乐哈哈地和张作霖聊天,张作霖说:“干爹啊,当年要不是您老力劝,我小张可能还在八角台混地面,说不定谁黑吃黑,早就把我给吃了。您老大义,使我小张能有今天。”杜泮林接嘴说道:“小张啊,这是你的造化,也是天意使然,使英雄归于圣朝,这都是托庇天子的洪福和圣人的教诲,我有何德何能,劳你如此夸赞。”张作霖接茬又道:“可现在就有人不归正道,反骂我是没骨头的。” 杜老爹忙问:“是谁呀?”张作霖很气愤地说:“就是我的大哥,您的侄儿杜立三呀。”社老爹“哦”了一声,又叹道:“我也劝过我侄儿好几次,无奈他久在绿林,脱身不易,况且听说现在总督徐大人对他很是不满,我也没有办法!”张作霖见杜泮林上钩,心中暗喜,忙道:“干爹,您老有所不知, 徐总督其实很看重立三大哥,特派专员殷鸿寿来招抚。可前天我派了兄弟到杜大哥处送信,没料到大哥竟拒绝了朝廷恩典。若是杜大哥一定不答应的话,殷委员回去照实报告,徐总督少不得要发怒,派兵进剿,那样一来,说不定我们兄弟就要干戈相见,您老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其实呢,依杜大哥的高才和武艺,远远胜过作霖,如投靠朝廷,何愁不青云直上呢?干爹还是劝劝杜大哥为是,免得杜大哥一意孤行,耽误大好前程。干爹,您意下如何?”杜泮林呷了一口茶说: “作霖此话有理,拿纸笔来,待我给立三侄儿写封信劝劝。”于是杜泮林展开信笺,挽起袖子,挥毫落墨,叙述省里来人招安属实,希望不要再疑虑,要相信老叔。并在信中写道:“游侠非终身之事, 梁山岂久居之区,一经招安,不仅出人头地,而且耀祖光宗”,希望他速来新民府义弟张作霖处和老叔相见,然后晋见殷专员并随之进省赴任。杜立三接到杜泮林的信后,感到老叔心意至诚,况且,多年绿林生涯也有些倦意,不想再和官府恶斗不休,便想看看再说。杜立三的老母竭力反对: “立三呐,你可别忘了杀父之仇。官府恶毒啊,咱做胡匪的万万要防着,而且小张子你也知道,诡计多端。”杜立三的夫人郑氏也说:“娘的话很有道理,咱多年与官府打交道,谁知他们又弄什么花招,还是不去为好。”杜立三说:“娘,您老人家放心,夫人,你也不必过虑,立三自有主张,我先去探探风声,如不去的话,叔叔那里不好交待。”杜立三于是要送信人回话说杜某一定来。接着,杜立三做了周密安排,首先派了得力干将安排好堡子里的防务,并派精干人马从杜家堡到新民府一路夹道设防,并吩咐老母和夫人说,要是过时没有回来,就先请到外地避避。随后带了卫队长和几名护卫,一起奔赴新民府。

  1907年5月28日,天刚拂晓,杜立三便带着护卫骑马到了张作霖处。张作霖闻报,简装带着几个人出门迎接,一见面就大哥长大哥短的,处处现出亲热样子,并拉着杜立三见过老叔杜泮林,大家一同吃早餐。 杜立三心中警惕,很少下箸,张作霖也不介意,也不劝,只是自管放开了吃, 却也不冷落他,一面跟他搭话。饭后,张作霖说:“我这就领哥哥去见殷委员。”

  一行十几人来到新民府招待处,由张作霖引见,杜立三拜见殷鸿寿和沈金鉴。 行了见面礼后,双方就坐下来商谈。殷鸿寿对杜立三说:“听说您阁下有个美名叫‘包打洋人’,是不是啊?”杜立三答了个是。殷鸿寿又说: “你和俄国佬开仗,把他们赶跑了,给国家争了光,徐大人很赏识你,认为你是了不起的俊才,特命兄弟我来见你,只要你肯效力,朝廷爱惜人才, 不但既往不咎,而且要你担任朝廷重要职务。”杜立三说:“如此甚好。” 他选择座位很刁,一直靠着墙,不肯把背心给任何人,而且紧靠殷鸿寿,以便随时可抓他为人质。张作霖见杜立三如此警觉,心内暗骂:真是精如鬼,叫老子不好下手。但他不动声色,脸上依旧是笑咪咪地替双方圆场。沈金鉴也在旁边帮腔。杜立三听得殷鸿寿谈了半天,并无实质性东西,心里便不乐了,略略应酬了几句,准备告辞。殷鸿寿一看,便高声叫道:“送客”暗示伏在屋后的武士动手。杜立三很懂江湖礼数,向来有个习惯,便是出门前要返回来几步抱拳行礼后再告辞,这是张作霖经过多次观察得出来的结论,便瞅准了这是对杜立三下手的最好时机。就在杜立三走近门边,返身抱拳说道:“殷委员,沈大人,张兄”话还未完,只见门后几个如狼似虎的卫士从背后扑上前去,七手八脚把杜立三放倒在地, 杜立三措手不及,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会来这一手,待醒过味来正要反抗,已是五花大绑得像粽子了。他刚骂出一声“好你个张作霖”嘴便被一团油腻腻的破布给塞住了,他的几个卫士也早被张作霖布置的人给捆起来, 殷鸿寿拍着张作霖的肩膀说:“张统带,还是你有智有谋,这份功劳兄弟我一定给你上报。”沈知府也凑趣说:“张统带这下帽子又得垫高了。”张作霖忙温谦地说;“卑职其实无能,还不是托两位老大人的福,凑巧碰上这份功劳罢了。”这一番话杜立三听在耳里,心里却是刀扎般难受,悔不该不听母妻之劝,心想:我杜立三一生行事光明磊落,到头来却落到张作霖这等龟鳖手里,栽得太不值了。但愿老母妻儿都平安,东山再起为我杀这狗贼。不由自主地从那圆环眼中滴下两滴泪来。

  张作霖当晚就将杜立三枪毙在西郊荒地滩上。临死之前杜立三仰天长叹:“老天爷,你不长眼啊,几时也叫张作霖尝尝这滋味。”

  杜泮林正等人来报喜,心想自己又做了一件好事。忽听得杜立三被枪毙的消息传来,惊恼得几乎昏了过去。立马去见张作霖,大骂张作霖不是人,毫无江湖道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张作霖垂手拱立说:“干爹,事已至此,悔也无用。我难道还能叫大哥复生么?如今您老要出气,尽管打骂我好了。杜大哥横行乡里, 为害一方,我奉总督之命剿灭杜大哥,保护百姓,这正是大义灭亲,是您老人家曾教导我的, 作霖不敢忘圣贤的古训,况且您老人家是亲自写过信的,之所以隐瞒真情,实是事出无奈。如此行径虽然不符作霖个性,况且杜大哥是您的侄儿,也是我的兄弟,但是杜大哥为匪,触犯朝廷法度,又不肯接受招安,作霖只能遵命剿杀,论情论理,杜大哥实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还望老人家平息雷霆之怒。这次兵不血刃解决多年难题,多亏您老人家的功劳,我要呈请总督大人给予表彰。”杜泮林听了这话,驳也不是,不驳还心疼侄儿的性命,平日能说会道的嘴巴哑了两哑,最后说:“我没料到你会骗我, 多年以来我何尝负你。我已老了,苟全性命于这乱世,也不求闻达于朝廷;我骗了我的侄儿,已是万死莫赎,还谈功劳,功从何来?劳从何来?全是我侄儿的血啊。”张作霖见状,又甜言蜜语地安慰了几句。杜泮林原也见惯江湖风波的,知道有人为官为财什么事都可以干得出来,只不过没料到自己掉进这样的陷阱里。他见事已至此,多说也无益,无可奈何之中只得沉声说: “作霖,死者不可复生,我也没有什么话来责备你,只是杜立三的身后事和他家的老母妻儿,你不可太黑,也要顾着以前的情义,悉心照看一番。我老了,经不起折腾了,你的前途远大,好自为之吧!”张作霖应道:“干爹说得极是,作霖一定照办。”事后,张作霖倒也风风光光地为杜立三送了葬。杜泮林亲自为杜立三写了一篇沉痛祭文。文中有两句:“我虽不杀伯仁, 伯仁由我而死!”

  但是张作霖对于另一项诺言却没有实现。捕杀杜立三的同时,他已派人告诉埋伏在杜家周围的张景惠,要不惜一切代价踏平杜家老窝。张景惠不敢怠慢,马上令士兵开火。杜家堡虽然经过杜立三多年苦心经营,可谓铜墙铁壁,但无奈张作霖和他交往多年,底细也知道些,而且张作霖已决定下手,准备得更是周详,一时之间,杜家堡子周围枪声大作,浓烟四起。杜立三手下虽然勇猛强悍,然而群龙无首,又听说杜立三已死,张作霖大军压境,已无心恋战了,杜立三夫人也压阵脚不住,想起杜立三临走前的吩咐,只有忍痛突围。在几个忠心效命的兄弟的保护下,杜家老小总算杀出重围,逃得一条生路。杜夫人清点人马,发现只有十多个兄弟随她出来了,想到杜立三一生豪横,却不料落到如此下场,不禁心里滴血。

  杜家堡被攻破之后,张作霖把杜家多年所得的金银财宝搬运净尽,一部分奖赏部下,一部分上交,自己也收获不小。杜泮林听说后, 捶胸顿足,痛不欲生,但也没办法。不久,连气带病,就一命呜乎了。

  杜立三这个多年啃不动的硬骨头,让张作霖轻易的剔除了。得此消息,总督徐世昌喜出望外,上报清廷,为张作霖请功。清廷除赏银五千两外,将张作霖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相当于旅长,人马还是原来在新民府时的马步5营,只不过原来是新民府管辖的军队,现在是隶属总督府的军队。 

  张作霖为人豪爽,喜欢结交朋友,特别喜欢和人拜把子。这不,奉天的几个高级别军事长官凑到一块,又开始结拜了,这是1907年下半年的事。

  这次是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8人结拜为盟兄弟。

  当时马龙潭是奉天中路巡防营统领。1909年10月任奉天右路巡防营统领。

  吴俊升是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

  孙列臣时任奉天前路巡防营第四营管带,相当于现在的团长。

  张景惠当时也任奉天前路巡防营其中一个营的管带。

  冯德麟时任奉天左路巡防营统领。

  汤玉麟时任奉天前路巡防营马队管带。

  张作霖任奉天前路巡防营统领。

  张作相时任奉天前路巡防营骑兵一营管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