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bmiddle/5eef6f4eg7581c68d2f74&690
回到法国后,朋友一见面就问,世博会去看过啦?人多得超过一百万一天?当我回答说,我去的那天,70万人,但并不感到拥挤时,他们都会眯眼皱鼻子,露出不相信的样子。是的,70万人,相当于三分之一的巴黎人口,巴黎圣母院一个月的游客……怎么会不感到拥挤?
正是事先料到会被如此询问,不去热身,就无法回答;去肉搏,又实在缺乏勇气。好在有神通广大的老朋友帮忙,打通了贵宾通道,让我和姐姐,还有一个从纽约买了好多门票特地飞回来看世博的朋友,走“后门”去看了三个对我来说有代表性的馆场:日本产业联合馆,中国馆和法国馆……
那天我们早早出门,还在通往13路世博地铁的路上,就遇到了大批提着小凳子,背着水瓶的世博客。不是说,安检很严,像上飞机一样,不让带液体吗?可实际上安检并不复杂,而且效率很高,畅通无阻,没有一点瓶颈效应。
在马当路下车,上到地面,一眼就看到日本企业馆和馆壁上很巴结地不停攀登的三个机器人。馆前广场很宽敞,没有想象中人挤人的狼狈场面。约定时间到了,我们绕到馆后的贵宾通道,这时才看到里三层外三层黑鸦鸦的排队人群。普通队伍队尾的指示牌上写着:进馆时间5个小时;即使是绿色通道,也要排2个半小时的队!
http://s1/bmiddle/5eef6f4eg97117fc5ba80&690
从贵宾通道进去,和我们年龄相仿的馆长迎上来接待,又敬茶又照像又送礼品,问长问短,处处体现日本民族的礼貌与精干。虽然明明晓得这一切都有赖于老友的面子,但被这样隆重地细心呵护,还是蛮舒心的。
全馆参观为时30分钟,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准确反映日本人分分计较的品质。首先观看介绍日本馆、日本文化的短片。巨大的超高清垂直屏幕上,樱花,红枫,和服,茶道,禅院,浮世绘,富士山……斑斓绚丽,排山倒海,叫人目不暇接。随后去参观一间间参展企业的产品厅。不管是夸张的纯金大门,还是家常烧菜酱油,卫生草纸,浴室用具,企业产品介绍都绘声绘色,细腻别致。最后临出门,少数中奖者还有幸去体验“世界一流的超级厕所”。我站在门口一边揣摩这能超级到什么程度,一边回想刚才看过的东西,发现全过程等于看了好几个产品广告,洗了一通脑子,但却没有枯燥和被强迫的感觉。如果电视里所有的广告都做得如此有情有趣,而不是加大声量,铁锤击脑般一遍遍吼叫某个商品名字,某个电话号码,看起来就不会怨天骂地地只想关机了……一时中奖人出来,上去一问,所谓超级,也就是增加了洗屁股功能的马桶……呵呵,夸张的文字包装,广告的真谛。
午饭在号称整个世博最好的餐厅吃。是不是最好吃不得而知,最贵是肯定。据东道主说,3000元一人,啧啧。餐馆就开在展馆傍边,老黄色的粗竹搭成的高大篱笆把禅意盎然的小院和喧嚣的人流隔开。小院里一汪清水,一棵古松赤裸老根,凌空在水上。每隔几分钟,人工烟雾缓缓浮起,竭力营造浪漫气氛。不光窗外景色超俗,端上来的饭菜也是一会春山绿水,一会秋园红枫,秀丽得叫人不忍下箸。纽约来的朋友更彻底,自称素食者,只管欣赏,不沾不染……餐馆里的服务员都穿和服,一丝不苟的盘发紫光闪烁;弯腰鞠躬,额头直贴到榻榻米上。不开口,还真分不出谁是东洋人,谁是同胞姐妹。在座的高管为她们石雕般的微笑而心动,私下嘀咕等世博结束,要挑几个到公司里去当雇员。
http://s1/bmiddle/5eef6f4eg97117f97e4b0&690
吃完,已两点敲过。急急去浦东的中国馆。一路过去,泰国馆,印尼馆,澳大利亚馆,等等,好多人在排队。中国馆门口的队当然很长,就是贵宾通道前也挤了好多人。听前边人和管理人员对名单,报出来都是某某军区的司令,某某部的部长等,不觉有点脚软。
进门后,穿着整齐礼宾服的小姐把我们引到电梯口,一直上到12层,先看纪录片,86年,96年和2006年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然后展望未来,花花绿绿的很中国味。看完后感慨一声,套用一句老话,“家乡起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最好看的是那幅连环画似的清明上河图,从来也没能完整地看过,更不用说是会动的了。看着挑担子的小贩一摇一摆过桥,骆驼,马队浩浩荡荡开进城门,站在那里就挪不开腿。结果和一起来的朋友走失,黑卜隆通里不知她走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河图对面是铜车马。排了好长的队,踏上移动电梯,几秒钟一晃而过,还没来得及揿第三张照片,已跌出电梯,好在黑暗中胡乱拍的两张照片中有一张还能看看。
http://s10/bmiddle/5eef6f4eg97117ff37739&690
随大流下楼,走道两边挂了近百幅儿童画,色彩斑斓,构思奇妙,绝对天然的超现代艺术,让人看得眼睛一亮一亮地惊诧、欢欣。
http://s5/bmiddle/5eef6f4eg97117da05ab4&690
http://s12/bmiddle/5eef6f4eg97117e760afb&690
http://s2/bmiddle/5eef6f4eg97117f1dd841&690
出了中国馆,往西走天街去法国馆。天幕透明,夕阳绚丽,火红的中国馆,彩虹般弯在蓝天上的卢浦大桥、闪闪发光的摩天楼……一时给人“未来世界”的感觉。
经过木船般的西班牙馆和穿着红舞衣的瑞士馆,我们来到外面是镂空白钢条,有点像鸟巢,又有点像候机楼的法国馆。沿着水渠走进去,里面是个高层四合院,中间有喷泉,四周草地竖起来,长在楼面外,不规则的板块令人联想到电子集成线路。大楼里,几个大荧屏在放黑白老片子,陌生的演员,模糊的影像,和日本企业馆里明亮鲜艳的高清屏幕成强烈的对比。再走几步,到了“感性城市”,la
ville
sensuelle。嗅觉空间,第4D,本来创意蛮好,钻进悬垂的筒里可以闻到咖啡,草地,鲜花等气味。但潦草的漫画,分不清是花香还是废气的味道,给人得过且过的粗糙感……
http://s3/bmiddle/5eef6f4eg97117c5ffc32&690
http://s5/bmiddle/5eef6f4eg97117ce944d4&690
http://s11/bmiddle/5eef6f4eg97117ccabf3a&690
走出法国馆,天已黑了下来。大家都有点累了,但丹麦馆近在眼前,不看有点说不过去。再鼓鼓劲,我一人排15分钟的队,花15分钟去馆里转一圈。东西不多,小美人鱼,几屏录像,还有就是宜功的爸爸拍的照片。带点私心,认为就数这几张照片好看,清亮,明快。上到馆顶,一轮明月升在空中,和丹麦馆的小圆窗相呼应。卢浦大桥和周围叫不出名字的展馆都亮起了霓虹灯,五彩缤纷。
http://s8/bmiddle/5eef6f4eg97117c4169f7&690
http://s7/bmiddle/5eef6f4eg97117f6a2eb6&690
出园之前,姐姐给母亲买了个中国馆的模型,聊解她不能来参观的遗憾。我则想好回家后,给她看照片,告诉她世博比想象中好得多。
http://s15/bmiddle/5eef6f4eg97117c13a8ae&690
http://s2/bmiddle/5eef6f4eg7581be7f3171&690
http://s5/bmiddle/5eef6f4eg7581be7a8594&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