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勃朗峰下的小木屋

(2010-03-30 06:14:52)
标签:

法国

阿尔卑斯山

勃朗峰

南针峰

霞摩尼

megeve

cordon

滑雪

岚散人

休闲

分类: 温柔的法国

 

http://s9/bmiddle/5eef6f4eg82f894acf4f8&690

     三月中旬,阿尔卑斯山里,隔年牧草,刚从厚厚的雪被下解放出来,湿嗒嗒,软疲疲,遍体枯黄。几棵不起眼的番红花悄悄钻出地皮,瞥一眼山顶上依然冷峻傲慢的白雪,又想缩回地里去。
    过了春假,朋友柏士凯夫妇去住在日内瓦的女儿家帮忙照顾他们的四个小外孙,他们在小镇高尔东(Cordon)新买的度假房空了下来,我们借了小住。从巴黎开车过去,约六百公里。先去日内瓦取了钥匙,然后翻山越岭从Sallanche市那里盘旋上山。
    高尔东海拔900米,位于靠近瑞士,意大利边界的法国上萨瓦省的南部。虽然早就知道它是阿尔卑斯山的著名观景台,但真的站到东南窗前眺望,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惊喜得说不出话来:碧蓝的天空下,西欧第一峰,勃朗峰袒露着雪白的冰胸,无遮无掩地呈现在眼前。她两旁的绿针峰,南针峰,狂人针峰……根根如狼牙般刺向高空,好像是它的忠实卫士。这高耸入云的山势,大有喜马拉雅山的气派。富士山,乞力马扎罗山,都是世上数一数二的美峰,但和珠穆朗玛峰,勃朗峰相比,前者若是神采飞扬的大将军,后者则是气贯长虹的帝王……雪山下,浅灰深绿的松树林连绵起伏;一座座松木屋在树林边探头探脑,有的简单,含蓄,有的雕琢,夸张,黑褐的是老屋,嫩黄的是新房……
    静观良久,我叹口气,说,真美。本还想再加一句,但看到米歇尔伸掌竖指,连连摆出威吓的样子,话到嘴边就转了个弯,说,是,和岚村一样美。但心里害怕,岚村要比下去了。

 

http://s3/bmiddle/5eef6f4eg82f7fa7eac72&690


http://s13/bmiddle/5eef6f4eg82f8722aad7c&690


http://s6/bmiddle/5eef6f4eg82f85450de35&690

http://s15/bmiddle/5eef6f4eg82f7fada561e&690


    第二天,天气预报说是近日最后一个晴天了,我们去十几公里外的美杰坞(Megeve)滑雪站滑雪。附近的小滑雪站因天气转暖都已关闭,而美杰坞是欧洲滑雪场的皇后,有海拔高于2000米的山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雪道都还开放。本来三月滑雪比严冬里滑雪舒服,不冻手冻脚。但不幸的是,这天万里无云,太阳火炉般炙热,尽管滑雪服里光溜溜几乎什么都不穿,上去下来几个来回,大家都汗津津的,直喊热。到了下午,气温升高了许多,很多雪道都变成了汤锅,湿漉漉,一点都不好玩了,只有山顶陡峭艰难的黑道看上去还粉粉地诱人。米歇尔有点想去那里,我心里却打鼓。虽然也有十几年的滑雪经验了,但对黑道仍心有余悸:十几年前在法国第一次滑雪时,一起去的朋友问我滑过雪吗,我像初生羊羔那样不领市面,回答说滑过,糊里糊涂就跟着上了山顶又窄又陡,光滑如镜的黑道。其实,那时我的滑雪经验只有一次,是好几年前在日本藏王滑雪场初学者雪道上蹒跚过几个小时而已。结果可想而知。连滚带爬的狼狈样子不去说,那黑道还真的深深地刻在了肉体和心灵上:只要穿上滑雪鞋,那次扭伤的膝盖就会发痛;看到黑道,心就会颤抖,那些临渊欲坠的场面就出现在眼前。
    为了不太丢面子,就对他说,滑雪应以欣赏雪景,山景为主,应该是自由自在的散步,而不是竞技比赛等等。好在他也有点累了,我们就此打道回府。

http://s16/bmiddle/5eef6f4eg82f82f5fc34f&690

http://s7/bmiddle/5eef6f4eg82f82f31e766&690

 

http://s4/bmiddle/5eef6f4eg82f872a4c293&690


    接下来几天对面的群山都藏在云层里不理我们,直到周二突然放晴,我们去霞摩尼(Chamonix)看山。霞摩尼夹在勃朗山脉和红峰之间,因是征服包括勃朗峰在内的登山大本营而举世闻名。我们先乘小火车去看绿针峰和特鲁针锋下名为冰海的冰川。这条线路已有100年高龄了。两节红红的车厢在松林里钻出钻进,越爬越高,把霞摩尼市扔在狭长的谷底,被两边的大山越挤越小。车厢里一群西班牙来的中学生不停地高声打情骂俏,让人觉得像关在了炒蚕豆的铁锅里。米歇尔警告说再吵下去,山上就要雪崩了,但他们哄笑一声,睬都不睬他。没法,只好耐心等车到站。轰隆轰隆,车慢慢转过弯,车厢里突然静了下来,接着,西班牙小男小女都出乎意料地圣主啊,圣主啊轻轻惊叹起来:特鲁峰突然在左边窗前出现,它头顶青天,脚踩冰川,淡褐色的峭壁在正午的阳光下晶莹剔透,像个闪闪发光的巨神。大家纷纷拿出相机,嚓嚓乱拍。这时车也到站了。

http://s9/bmiddle/5eef6f4eg82f7fa50ea58&690


    细细看一圈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美的山峰,然后乘电缆蛋车下去,再走下300级台阶,这才亲手摸到了这万年冰川。说老实话,作为冰川,冰海并不让人弹眼落睛,和德庆梅里雪山脚下汹涌澎湃的冰川相比,它显得平缓温柔多了。但对滑雪爱好者来说,这长12公里,落差2000多米的白峡谷,是越野滑雪的乐土。许多人从3842米的南针峰出发,穿过一座座高峰,最后来到这里乘小火车回城里。看他们在貌似平整的雪地上滑行,我心痒痒地跃跃欲试。米歇尔滑过这段路,现在摆出老资格的样子,说,山谷里有看不见的深洞裂缝,你现有水平还差点,得锻炼锻炼才敢带你上去。呜……!

http://s5/bmiddle/5eef6f4eg82f82e7ad6d4&690


    巴巴地看一会儿别人滑雪,有去不去地到人造冰洞里转一圈,再从原路返回。300级台阶,去的时候不觉什么,往回爬就有点气喘。但看到从白峡谷滑下来的人,不光穿着笨重的滑雪鞋上楼梯,而且还得背着沉重的滑雪板,顿时就觉得自己轻松多了。对不起,对不起,三步,两步超过他们。哼,我滑雪不行,爬楼梯总行吧!

http://s5/bmiddle/5eef6f4eg737f34ac5f24&690


    从冰川下来,再去坐电缆车登南针峰。这前世界第一高电缆车,前段一车厢可装72人,后段一车厢装66人。我们像乘地铁似地被挤在中间什么也看不见。起先还懊恼,其实完全是多余的担心。上到峰顶,360°美景尽收眼底。张牙舞爪的巨人獠牙峰,狂人针峰,大劳拉斯峰……远远近近,一个比一个凶悍,一个比一个冷酷,倒是勃朗峰圆嘟嘟的,像弥勒佛般,一副大智若愚的神气。

http://s10/bmiddle/5eef6f4eg82f853f539b9&690

 

http://s9/bmiddle/5eef6f4eg737f349408f8&690


    去餐厅的路上,看到有一家人家脸呈菜色,嘴唇青紫,正急急忙忙地准备下山。突然也觉得头晕乎起来,心也好像跳得不规律了。心理作用?高山反应?这才想起我们和拉萨在同一海拔上。去餐厅吃完饭,再坐电梯上到最高层,眼界更开阔,勃朗峰好像也更近了。上来前,人人都说上面零下8度,要多穿衣服,而实际上太阳猛烈,是无风的暖日。我们一边庆幸好运气,一边把四周的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山都拍了个遍。忙得不亦乐乎之时,广播里宣布最后一班电缆车将在10分钟后开走。开走,赶不上会怎样?大家面面相觑,笑问,睡衣睡裤带了吗?明知不会不等我们,还是心慌赶紧乘电梯下去排队。最后一班电缆车到了,居然还有扛着滑雪板的人上来。显然,他们不会和我们一起坐末班车了,他们将沿着白峡谷,在晚霞中醉舞下山去。啊,Les veinards!
    后几天,或去美杰坞滑雪,或去山里乱转看风景。温泉浴场,巴洛克教堂,屋前屋后挂了好多旧农具的农场木屋,等等,好玩的东西很多。

http://s10/bmiddle/5eef6f4eg82f82f7e48b9&690

 

http://s10/bmiddle/5eef6f4eg737f349d23f9&690

http://s4/bmiddle/5eef6f4eg737f34910203&690

http://s14/bmiddle/5eef6f4eg82f7faac855d&690

   

    一天,转到邻镇巴斯镇(Passy),在过去以肺结核疗养所著名的阿斯高地(plateau d'Assy),看到一个奇特的天主教堂。教堂建成于1938年,开始时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石建筑。由于神父不分宗教信仰地请来了当时最有才华的艺术大家给教堂进行装饰,把它变成了一块藏在深山里的现代艺术瑰宝。教堂门口是立体派费南.雷杰(Fernand Leger)的圣母像,教堂里有壁毯艺术家让.鲁尔萨 (Jean Lurca)的杰作“世界末日”,乔治.陆奥 (George Rouault) 的玻璃彩窗,乔治.布拉克 (George Brague),雅克.李西茨(Jacob Lipchitz),杰门尼·里赫尔(Germaine Richier) 的雕塑作品,马克.夏卡尔 (Marc Chagall),亨利.马蒂斯 (Henri Matisse) 的烧磁作品,等等。依山临风,人烟渺渺,面对这超现代的教堂,恍恍然,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http://s13/bmiddle/5eef6f4eg82f855173b0c&690

   

http://s9/bmiddle/5eef6f4eg737f34958ec8&690


http://s9/bmiddle/5eef6f4eg82f8549d0b08&690


http://s9/bmiddle/5eef6f4eg82f854cad8d8&690


http://s10/bmiddle/5eef6f4eg737f349893d9&690


    该回家了。电视里预报说第二天有雪。推门到阳台上去看,温度计指着摄氏16度。满天星斗,雪山如轻烟般飘浮在四周。暖风拂面,卷带来丝丝春的气息。你见过16度的冰凌吗?你见过星空下雪花飘飘吗?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嘲笑天气预报的荒唐。然而,第二天早晨推窗一瞧,傻了眼了,满世界银白,纷纷扬扬果然在下雪。惭愧,惭愧,失敬,失敬,在高深莫测的阿尔卑斯山面前,我注定是孤陋寡闻,渺小无知的凡夫俗子。

http://s5/bmiddle/5eef6f4eg82f82ea89a0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