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22、易定(第三、四部分)

(2014-01-21 17:40:38)
标签:

文化

第三部分:晚唐、五代定州区域政权、文化对定窑的影响

    1、晚唐五代定窑的政权背景

    唐中期自公元755---763年的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而衰,至五代结束,定窑区域都可以理解成藩镇割据的状态。

    虽然晚唐五代动荡不安,定窑区域有个特殊的情况,兼任“易定节度使”的王氏家族在晚唐后期、五代前期,总计五十年间,一直很稳定地统治定州,这也是定窑在这个时期快速崛起、辉煌的主因。

    唐代末期,定州作为“定州刺史府”、“易定节度使府”、“铸钱史府”所在地,经济大幅上升,成为了河北重要商业都市。

http://s16/mw690/001JM8ctgy6FLjyH69N1f&690

自正藏品

    2、晚唐五代定窑的文化背景

    自古以来,汉文化源远流长,并不断融合、吸收其他地域的文化元素,形成极具特色的汉文化主线。因而大江南北,所有生活方式、艺术形式无不受其影响,且不出左右。

    定窑的艺术风格在汉文化大的框架内,更多体现了燕赵文化的区域特征,其自然和谐、豪放率真为其一大表现。这也是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定窑在晚唐五代高度成熟并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其文化表现具有异域文化元素,但也具有明显的本地区域特征,也就是燕赵文化特征。

    晚唐、五代社会极不稳定,朝代更迭,但纵观南北方各窑口纷纷在五代崛起。这种情况,主要源于各种形式的政权都持开放的态度,力求恢复、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因而促成了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定窑在这动荡之秋,不断吸收、进取、审时度势,成熟发展到规模巨大,地位凸显。但由于特殊的燕赵历史文化背景,定窑器物上更能体现出融合了多元文化又统一起来的这一地域特征。因而,晚唐五代动荡之秋,各种先进技术的交流最为明显和广泛。

    一面当时各政权多注重提升国力,战争过后大力恢复农业、手工业;另一方面动荡的局势,使多元文化自由进入,显得更为重要,技术及文化快速更新,促成了大发展。

    但是晚唐五代时期,由于特定的政治格局,整个社会各方面的艺术面貌也明显突出地方文化色彩。其原因虽然社会动荡,文化交流频繁,但各政权相对独立性、区域性较强,因而又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文化及审美取向。

    至北宋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稳定,汉文化整体和文人的大量介入,定窑的区域性特征方有所减弱。

    研究定窑,在中国大文化的背景下,一定要考虑燕赵文化的地域特殊性。深厚久远的燕赵文化,作为中国主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域独特性,铸就了定窑独特的气质,亦如燕赵大地发生的无数慷慨悲歌和铮铮铁骨,件件定瓷,娓娓道来燕赵大地那远古纯朴而率真的宝贵人文精神。

http://s1/mw690/5eec3855g7cf2498f4400&690

自正在遗址

    3、晚唐五代的定窑应在一个分期

    晚唐、五代是历史上的两个朝代,人们对古陶瓷的阶段划分,往往不考虑历史背景,尤其不考虑区域历史背景,而按历史朝代来划分,这是不严谨的,定窑的表现更是如此。

    晚唐时期的大唐政权风雨飘摇,而河北自“安史之乱”就藩镇割据,晚唐时期更是自立为王。虽然定州区域“易定节度使”与朝廷有所联系,但更多依赖于李克用,朱温等实际上的割据政权。所以说:晚唐时期,河北早已进入割据混乱的状态,因而不能用朝代来界定定窑的分期。

    再者,兼任“易定节度使”的王氏家族自晚唐879年掌管定州,一直到五代929年,共计50年。虽然河北这段时间动荡不安,定州也时发战争,但王氏政权非常稳定地控制这一方区域,并使定州经济大幅上升,成为北方商业重镇。而作为生产定瓷的曲阳,相对也比较稳定,其地域文化、工艺技术等,并不随着唐、五代的更替而有所改变。

    晚唐、五代的定窑延续生产,没有明显的区别,我们现今研究不用区分也区分不了。我在以往定窑的烧造分期中,也一直把晚唐五代作为一个烧造时期进行研究,从瓷业文化角度来讲,这也非常符合事实。

    瓷器艺术风格变化是复杂的,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工艺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全随着时代的更替而变化,一种成熟的产品周期性往往是跨时代的。因此,科学的分期不应机械地按照历史年代来划分,而应按艺术规律来划分。所以,在定窑分期上晚唐和五代应划为一个时期。

http://s6/mw690/001JM8ctgy6FLjzBXvL85&690

自正藏品

   

第四部分:定窑铭文概述及带“定”、“易”字款铭文

    晚唐五代时,定窑白瓷是最高档的日用、观赏瓷。代表着审美方向的宫廷、官府和富裕阶层大量定制,为界定、区分,留下了无数有标识性的款识。多以姓氏、人名为主;也有地名、官府机构、用途及押记符号等。

    定瓷铭文在定窑整个烧造历史中,精粗产品上均广泛存在,窑场所刻铭文大体可分为定制者押记和窑工随意刻划两种。铭文的刻划位置、字体、功力、定制者身份、时代文化背景、瓷器精细程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其款识大多随意、流畅而不乏功底,“唐尚法,宋尚意”在定窑铭文中有所体现。

    定窑近800年的烧造历史中,宏大的窑厂,针对不同的使用阶层,在历经隋唐、五代、宋金元,这些文化交流最为多元频繁的时代,定窑的器型、铭文、装饰题材灿若星辰,不可尽数。

    彰显着大窑风范的定窑,在器型及装饰题材上千千万万,人们易于理解。铭文上不可尽数,人们似乎难以接受,实际定窑铭文确实极为丰富,刻划印墨书,诗书字图案,无以计数。

http://s14/mw690/5eec3855gcea9abbb055d&690

自正藏品 

    定窑文字铭文大体可分为:刻款(划款)、印款、书写款、后刻款四大类无数种。

    刻款(划款)又分为:

    釉上刻款:铭文在坯体阴干前,在釉上连同坯胎一起刻划而成,称釉上刻款,此类较多。

    釉下刻款:铭文在坯胎上刻划而成,再上釉入窑烧制,称釉下刻款,此类较少。

    釉上、釉下刻(划)款并无规律可循,“易定”款这两种情况都存在,以釉上刻(划)款居多。

    目前已知的刻款(划款)有:官、新官、易定、会稽、尚食局、五王府、尙药局、食官局正七字、定州公用、乔位、东宫、龙、李、李翁、李小翁、使衙、刘万立、孟、曹、文耳……制作者、订制者、姓氏、诗词、文章、记事及随意刻划等,千变万化,不可胜数。

    定窑瓷器上带“定”字款的铭文,目前所见:定州公用、定州酒局、定州公厨、定苏一造、定苏、易定等。

    五代时期,福州王审知夫人墓曾出土定窑“易”字款白釉盒。

    吴越钱氏统治的地区属“会稽郡”,其在定窑定烧的器物刻以“会稽”作为标识,省去“郡”字,这也是古代对地区的简称和行文方式。“易定节度府”定烧的器物,简称“易定”也情在理中。

    古陶瓷的研究,一定要大量分析器物、标本,并结合历史记载,系统查阅史料。如,定窑曾出现“卢奴”铭文,有专家说是“卢姓订制”或“卢姓窑工烧制”,实际只要认真查一下历史就知:流经定州的主要河流滱水,中途有卢水注入,卢水流经的地方称“卢奴”,北齐废“卢奴”入“安喜”,亦如定州现人偶称“中山”一样。

http://s13/mw690/001JM8ctgy6FHJ4MgBmac&690

自正三亚工作室
http://s6/mw690/001JM8ctgy6FGk7jBUFa5&690

自正三亚工作室(这种远景类型图片中的器物新老均有。)
http://s6/mw690/5eec3855ge0c161f12a85&690
自正在遗址
http://s6/mw690/5eec3855ge0c1582b3565&690

自正在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