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易定(第五、六部分)

第五部分:“易定”款识写法及“易”字古今写法
“易定”款识写法:均在底足中间部位,用楷书或行书规规矩矩写出。在众多的定窑铭文中,这种严谨、认真的写法极为少见。
而且底足内多满釉,定窑只有在极为精细的器物上,才出现此种工艺。
“易”字古今写法:http://s3/mw690/001JM8ctgy6FKC2OcKu42&690
有学者认为“易定”为“昜定”之误,“昜”即“阳”的古体字,“昜定”也即是曲阳定州窑。也有学者认为既有“易定”款,也有“昜定”款。从目前所见,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对的,均为“易定“款,不存在“昜定”款。
http://s9/mw690/001JM8ctgy6FLjyET0sb8&690
自正藏品
第六部分:“易定”款器物、标本出土情况及产地
1、“易定”款器物、标本的出土情况
“易定”款定窑器物仅见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一只碗。残器和标本,仅在定州、正定出土不足20件(片)。而定窑遗址、保定城区、曲阳县城等处,这些集中出土定窑标本的地区,至今未见“易定”款标本出土。北京、杭州、扬州等地区,目前也没有出土“易定”款器物、标本的消息。
定州出土的残器和标本不足20件(片),出土地点在:新立街、东大街粮油市场、大道观街等地,分散在定州古城区各处。
从其出土的分布情况,并由于其出土量很少,甚至远远少于“官”字款器物,所以肯定不是流通的商品。
五代时期,福州王审知夫人墓出土的定窑“易”字款白釉盒,由于铭文不属于“易定”,暂不在此论述。http://s1/mw690/001JM8ctgy6FLjyohFe80&690
自正藏品
2、“易定”款器物的产地
人们一提到定窑的产地,自然想到曲阳县灵山镇定窑遗址,经我多年的探索,认定定州百里之内,当年皆有窑炉分布。
近些年,在古定州城里城外,零星出土了一些窑具和试料,主要区域在古城南、古城墙内东北角。尤以近年古“众春园”区域,在经济房改造中,集中出土了一批窑具和试料,并伴有大量用料考究,属精细白胎的黑定出土。而且这些黑定瓷片,釉面多数爆裂,属于废品,不应该从百里以外的定窑中心窑厂运抵此处,似应为定州烧制。
定州这些年出土的窑具,总计数千片之多,为多种规格可重复使用的盘型、碗型类,其做工考究,质地细腻,与定窑窑具器型及用料无二。定窑的这类窑具最迟在五代就已经出现,一直广泛使用至金末,多用于精细瓷的烧制。而定州城至今没有出土过宋中期以后定窑广泛流行的环形支圈组合窑具。http://s7/mw690/5eec3855gcea9abbdb026&690
自正藏品
似乎只有发现窑炉,才能作为定州当年也烧制定瓷的实证。但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历朝历代都有拆建,没有窑炉整体掩埋的可能性,因而不可能有完整的窑炉保存下来,即便是窑炉基础偶有残存,也分不清是灶类还是其他基础。
以定窑当年的影响,并能够给很多地区提供大量优质瓷器,肯定不是现今遗址所能代表的规模。近些年,在遗址保护区外,也陆续发现了很多当年烧造瓷器的遗迹,如距离遗址40里的曲阳县城附近也有发现。这些作坊共同点:均采用灵山盆地原料;采用定窑的全部工艺技术;粗瓷、精瓷与定窑都没有区别;而且产量很大。
近几年,在定州“新立街”,集中出土了大批窑具和晚唐五代“官”、“新官”、“易定”款等器物标本,而遗址此类标本极少发现。我想:此类精美器物是否部分在定州烧制。
作为定瓷集散地的定州,与定窑中心窑厂涧磁村百里之遥,出现瓷器作坊非常正常。不过这里应偏重精细瓷的生产,艺术成就也相对较高。
定窑,当年是名符其实的“百里窑厂”。大量晚唐五代“官”、“新官”、“易定”等等款识器物极有可能在定州烧制。
http://s10/mw690/001JM8ctgy6FKCNpTE519&690
自正藏品
http://s2/mw690/001JM8ctgy6FLjySbo551&690
自正藏品
http://s15/mw690/5eec3855ge0c15f42647e&690
自正在遗址
http://s1/mw690/5eec3855ge0c15eb90a60&690
自正在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