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四个多月三上定州收集“易定”标本,走访诸多挖瓷片的师友,并一百多万字的史料研究,在小女5周岁之际仓促完稿。此“易定”一文,是献给女儿的生日礼物。
http://s6/mw690/001JM8ctty6FXXQhFdz85&690
小女五周岁
定窑器物上“易定”铭文的解读,以往有汪庆正、陆明华、吕成龙、欧阳希君、贾敏峰、乔纪军等学者的各自观点,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形成共识。
近几月,围绕“易定”我看了一批文章:如,《唐代易定镇研究》、《唐代定州研究》、《论唐代后期华北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唐代的州制》等等,加上以往我研究过的《光绪曲阳县治》、《定州志》、河北通史《隋唐五代卷》等等,并结合我收藏和见过的近二十件(片)定窑“易定”款器物、标本的出土情况、胎釉情况、工艺技术、器物时代、瓷业文化的研究,形成了自己对定窑“易定”款识的一点看法。
http://s16/mw690/001JM8ctgy6FLjyH69N1f&690
自正藏品
第一部分:“易”、“定”、“易定”释义及史料记载
1、“易”有:容易、和悦、改变、交换、轻视、整治、易经、姓氏的意思。在定窑瓷器上出现“易”字,可能还有“易水”、“易州”的意思。
2、“定”有:不变、平安、安稳、确凿、约定、姓氏。在定窑瓷器上出现“定”字,可能还有“定州”、“定窑”的意思。
3、“易定”有几种意思:
(1)、改变既定的命运等。
(2)、多作为定州、易州的联合地名集中出现在晚唐、五代这个时期。
4、“易定”的史料记载及释义
各种史料中,关于“易定”的记载很多,尤其在《旧唐书》、《新唐书》提及的更多。主要作为定州、易州的联合地名出现,出现词多为:易定节度使、易定兵、攻克易定等。
(1)、《汉书·翟义传》:“粤天辅诚,尔不得易定。”
颜师古注:“尔不得改易天之定命。”。“易定”在此可理解为:改变既定的天命。
(2)、“易定”作为古地名,即古“易州”和古“定州”的合称,数次出现在史料中。其区域大体包括今天的涞水、易县、顺平、望都、曲阳、定州一带区域。
(3)、如:唐·李翱《百官行状奏》:“三年平江东,斩錡、张茂昭,遂得易定。”
此“易定”即指此易州、定州这一地区。
(4)、曲阳灵山镇燕川村坟山出土的王处直墓志首题:“大唐故兴国推忠保定功臣义武军节度易定祁等州观察处置北平军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北平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三百户太原王公墓志铭并序”。王处直死于天佑二十年(923年,即后梁龙德三年),次年下葬(924年,后唐同光元年),其文中“易定”即指易州和定州。
(5)、《旧唐书》云“辛未,易定节度使张璠卒”。此“易定”即指此易州、定州这一地区。
(6)、《全唐文》卷五四四卢坦《请合粜奏》:“今年冬,诸州合籴贮备粟,泽潞40万石,郑滑、易定一十五万石。”
此“易定”即指此易州、定州这一地区。
(7)、五代史演义说刘守光僭称帝号,遂欲并吞邻镇,拟攻易定。此“易定”即指此易州、定州这一地区。
(8)、《旧五代史》云:三年春,车驾幸邺,时易定王都来朝,宴于行宫,将击鞠。此“易定”即指此易州、定州这一地区。
(9)、唐代、五代的义武节度使,又称易定节度使,数次出现在各种史记中。此“易定”即指此易州、定州这一地区。
(10)、《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八《河北道三》:定州“今为易定节度使理所。管州二:定州、易州。”
此“易定”即指此定州、易州这一地区。
http://s5/mw690/001JM8ctgy6FLjyEQVm74&690
自正藏品
第二部分:易定节度使
1、易定镇的设立
唐代定州是河北道辖下的一个上州,唐中后期,中央为了控制“安史”降将,加强河北管理,于建中三年(782年)设立易定镇。定州是易定节度使(义武节度使)的首府,易定节度使辖定州、易州,短期领沧州、祁州。
2、定州刺史与易定节度使
定州刺史作为定州最高长官,兼任易定节度使、铸钱史,并节度易州刺史。除主理本区政务、控制一方经济,还统领“北平军”和“义武军”,掌握大量精锐兵力,有别于他州,权力极大。州府其他官员也常兼任易定军中职务,这种“军政合一”的态势,直到五代中期。
在那个混乱时代,“易定节度使”掌握几州军权远远重于“定州刺史”,权力极大,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兼“大军区司令”。
3、王氏家族与易定节度使(北平国)
唐代末期乾符六年(879年),王处存任易定节度使。历经王处存、王郜、王处直、王都四世,至五代中期这五十年间割据于易、定、沧、祁等州。
黄巢之乱后,易定节度使王处存投靠李克用。乾宁二年(895年)儿子王郜继位,900年王处存弟弟王处直发动兵变投靠了朱温。
朱温建立后梁,于909年封王处直为北平王,正式建立北平国。其区域为定州、易州、祁州一带,基本属于古中山国,故又称中山国,都城定州。是五代十国最小的国家之一,但不属于传统意义的十国。王处直统治易定22年后,于天佑十八年(921年),被养子王都软禁,后被杀。
http://s9/mw690/001JM8ctgy6FKBmqPgca8&690
王都归降后唐李存勖,在天成四年(929年),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所灭,结束了王氏家族在定州五十年的统治。
中央为了节制河北三镇,给易定节度使“军政合一”的大权,在晚唐更为明显。自王处存节镇定州之后,与中央关系更加亲密,“黄巢之乱”后稍有疏离。“景福二年”(893年),王处存奏请本部无极县置祁州,这是唐末时期定州辖区变化最突出的表现,种种迹象表明,王氏家族高瞻远瞩、苦心经营,更注重此地区的长久控制。
http://s16/mw690/001JM8ctgy6FLjyPf4jaf&690
自正三亚工作室
http://s14/mw690/001JM8ctgy6FKCNpQMB1d&690
自正藏品
http://s1/mw690/5eec3855gcea9ab8d2fe0&690
自正藏品
http://s3/mw690/001JM8ctgy6FLjz2q9Yd2&690
自正藏品
http://s6/mw690/5eec3855ge0c161f988a5&690
自正在遗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