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国内新闻中“石家庄要改名引发热议”并不是最重大的事情,但我却认为是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说大,毕竟事关一个省会城市的名称,要改起来牵涉到方方面面的事情还真不少;说它小,是因为毕竟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名字也就是一个符号而已,不涉及任何实质性问题,比如行政区划的改变调整。
网上和各种媒介上的舆论中要改的理由很简单:“石家庄”这个名字实在是有点土,怎么听都像农村,像庄里人,完全没有一点现代化都市的意思。不改的理由也很充分:名字仅仅就是一个符号,用了这么多年了,改什么改?土的名字多了:合肥啊、铁岭啊不都挺乡土的嘛,碍着谁的事了?都要改吗?别没事找事瞎折腾了!今天中青报上引用了一个网友的一段话:要嫌名字土,直接改成华盛顿市,要嫌知名度不够高,就直接改成三聚氰胺市或者三鹿市。
两种观点我觉得都有道理。首先我认为,地名跟人名一样,不是绝对不能改的。历史上改过的地名多了去了。60年前北京还叫北平呢,那会还有热河省、察哈尔省呢,建国后不都改了吗?这是政治历史的发展结果。这算近的。往远了说,在中国历史上地名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多数城市都改过名字。别的不说,就说南京吧,历史上名字多了去了,什么建康、金陵、朱雀、玄武不都叫过吗?去翻一翻历史课本吧,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最近几年改名的也有,江苏的邻居安徽,就把屯溪市就改为了黄山市,不也挺好吗?所以,不能认为石家庄这个名字绝对不能改。我特别不喜欢听到理由是什么呢?某某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提出的:为了提升什么什么形象,促进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等等——少来这套,改就改呗,别扯那么多伟大意义。很多人改名字理由都很简单——嫌不好听就改了,不需要什么伟大意义。但是如果改,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也很麻烦,比如,所有的市政设施的标识、路牌等等全得改,所有的政府文件、法律公文也得改,这是需要付出社会成本的。
说了半天,有人急着问:你到底赞成改还是不改呢?我觉得啊——真的都可以!我最赞成的做法是:让石家庄人民自己决定石家庄这个名字改不改!但前提是:“上级”认为改或不改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有了这个前提就完全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了:让石家庄人民来一次真正的“公投”,全市人民票决。让大家在这件完全无关大局、不关痛痒的事情上好好快活一把,操练一次民主仪式,机会难得啊!我估计石家庄人民尤其是网民跟过节一样。
我最后的疑问是:媒体上说“石家庄要不要改名引发了热议”,我想知道的是,到底是谁在说要改名的?政府方面有没有改名的意思?如果有,放出风来试探民意,那我们说说还有点意思,如果政府完全没这个想法,那就白说了。但有句名言说得好——白说也要说,争取不白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