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哪里来的公众“非理性”

(2009-08-04 17:42:32)
标签:

杂谈

       这两天都在议论水价上涨的事。发改委也在为“能源产品价格改革”进行舆论准备。说什么“能源产品”听起来费劲,简单点说就是“水电气油涨价”。当然,后一种说法听上去不仅草根,而且不严谨,但是谁敢站出来说这些价格会下降呢?老百姓过日子只希望涨工资,不管什么东西涨价都不乐意,这是一种天然的立场,但是这种本能式的愿望未必符合经济发展的理性需要,那么我们有理由因此批评老百姓的“非理性”吗?关键要弄清楚公众的“非理性”来自何处?

        第一,能源产品的提供者有没有树立值得信赖的企业形象?你要让每个老百姓都能站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度来看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理性的。能源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家经济战略的影响老百姓是看不到的,老百姓也没有看到这些资源部门获得的巨大利益由全民共享,他们看到的是垄断企业因此提高了福利,甚至成了这些企业挥霍浪费甚至贪污腐败的来源。今天中青报披露,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发现,国家电力公司的一次内部会议,短短3天竟花费304万元,人均耗费2.4万元;刚刚被判刑的中石化原总经理陈同海日均挥霍公款4万元,中石化办公大楼的一个吊灯竟花费了156万元……这是什么社会形象?再者像国家电网这种由政府垄断的企业,完全没有商业秘密可言,账目应该是完全公开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即使是听证会代表也看不到他们的账本,这又是什么形象?

         第二,政府垄断企业的涨价有没有实现必须的“程序正义”?请注意,不是“程序合法”,而是“程序正义”。什么叫程序合法,开听证会就是程序合法的体现,可是我们的听证会有没有体现法律制定者希望的“公平正义”呢?昨天的《人民日报》报道:7月31日洛阳市就城市供水价格调整进行听证,18名听证代表中,有17人赞成调价,仅有1人提出“最好不提价”。今天中青报刊登了一篇嘲讽的评论,大家可以找来看看。18个听证代表中消费者连一半的比例都不到,而且这些所谓的听证代表在企业成本都看不到的情况下竟然一致同意涨价,能不让人怀疑吗?当然,怀疑归怀疑,谁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这8个人是“被授意”的,所以,很多这样的听证会是“程序合法”的,但有没有体现“程序正义”老百姓在每一次“被代表”之后自有公论。所以必须认识到,在某些要件尚不具备的前提下“程序合法”不能完全等于“程序正义”。

         第三,我们的宣传机器是否真正有效?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比我们更重视“宣传”的国家了,但是我们的宣传似乎总不得要领。发改委昨天的文章还在拿“跟不跟美国相比”和“节约”来说事。这些年这种选择性、功利性的“跟国际接轨”都成了笑话,哪些该比、哪些不该比完全是由强势部门自说自话。如果“节约”都是水价上涨的理由,那么所有产品都该涨价,因为任何浪费都是可耻的,最应该涨价的是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最后我强调:我坚决拥护政府的一切涨价决定,但不是每个老百姓都有这么高的觉悟,腹诽老百姓的“非理性”才是非理性的,做好以上三点才是正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