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特殊理解

(2022-04-15 18:36:13)
标签:

披阅十载如何理解?

增删五次如何理解?

它是不同语言的翻译

超常思维层次

普通人的常态思维

                    天下奇书《红楼梦》文化瑰宝《推背图》(1019)

各位红楼梦研究者朋友们:大家好!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应该怎样理解

    各位老师都知道《红楼梦》第一回里,正文就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说法,但是,对于这里的“披阅”一词究竟应该怎么理解为宜,笔者却有不同的观点。

    我认为应该指的是作者曹雪芹本人读了一本书,而这本书不是一般的小说类著作,而是具有超常智能性质的哲人写的“历史预言”。它就是唐代人李淳风和袁天罡合著的《推背图》一书,那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实呢?因为这本书的名字在《红楼梦》第五回脂砚斋批语里可以找到——“世之好事者,争传“推背图”之说···”这样具体的白纸黑字标明也!

   不过,一般来说,“预言”这种东西,作者也不能事前讲的十分清晰,而只能用模糊性的描写,后人也只能在事件过后才会搞清楚、弄明白。因为作者也不能、也不敢说出真相。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情况,所以作者曹雪芹才在撰写《红楼梦》之前,而花了“十载”的功夫“披阅”明白了《推背图》一书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这里的“披阅”一词,应该指的是把《推背图》中的超常智能语言转化成普通人的语言文字的一个长过程。它好比我们现代人首先把一本英文书翻译成汉文,然后再编辑成汉文故事写成书。故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十年);

   即他不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老师批改学生作文那样的“批阅”过程那样简单啊!而应该是他利用作家的“灵感思维”升华至“特异思维”时的文字结晶以后,再变成白话文也!

   而“增删五次”应该是进一步修饰这些由超常智能语言转化来的汉文,以便使后世的文化人能够看懂。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有不妥之处,欢迎好友们批评指正!

                              白金贤

                                  2022年4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