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大全6
(2010-03-15 16:25:55)
标签:
高考教育生物文化知识 |
分类: 软格教育·高考·人生 |
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 |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生物多样性价值 |
直接、间接、潜在使用价值。 |
直接使用价值:药用、科研、美学价值,工业原料, |
我国生物多样性 |
特点:
①
②
③
④ |
面临的威胁: 全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都面临威胁。 原因:
①
②
③
④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 |
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就地保护主要是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为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
环境污染危害 |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富营养化——水华、赤潮 |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炭型污染(烟尘、SO2) 噪声污染危害:损伤听力;干扰睡眠;诱发疾病;影响心理;影响禽蓄产量。 |
生物净化 |
绿色植物净化、微生物净化 |
|
绿色食品 |
不是一定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质。 |
AA级食品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 |
第一章
人体稳态 |
水盐平衡和调节 肾脏排尿是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 人体内水盐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完成。 |
在临床上把血钾含量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指标。 钠平衡:摄入=排出(汗液+粪便+尿液) 缺钠: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 缺钾:心肌舒张、兴奋性失常。 |
|
血糖调节机理 调节血糖因素:下丘脑、血糖浓度 |
胰岛素是唯一能使血糖下降的激素。 糖尿病特点:三多一少 |
|
体温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对维持人体体温相对恒定起直接作用的过程是皮肤散热。 人体调节体温能力是有限的。 |
体温调节 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皮肤、黏膜、内脏器官分布有温度感受器。 |
人体营养健康 |
能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保证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外源物质,叫营养物质。 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基础。 |
营养物质功能:提供能量;提供构建和修复机体组织的物质;提供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
免疫 |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先天性;反应快;抵抗病原体多;作用时强度弱。 |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物质基础。 抗原: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 抗体: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外分泌物。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
免疫失调 |
过敏反应(过敏原+细胞表面抗体) 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伤害组织细胞。有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措施: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
自身免疫病 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损伤。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HIV) |
免疫学的应用 |
免疫预防——人工自然免疫 免疫治疗——人工被动免疫 器官移植 |
免疫预防使人免受某些传染病折磨的有效措施。 免疫治疗调整病人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一般会发生排斥反应,病人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使免疫系统“迟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