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远教论坛聚焦质量保证
(2009-08-30 16:11:12)
标签:
留学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吴启迪杂谈 |
分类: 创业无路踩出路 |
时间:2009年01月06日 | 文章来源:《中国远程教育》杂志(资讯2007.11) | 【字号:放大 缩小 】
2007国际远程教育高端论坛于10月末在北京闭幕,核心议题是质量保证。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吴启迪指出了远程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当中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推进教育公平,满足人们对于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英国开放大学的报告,在这次会议中占了绝对的重头,该校的校长、副校长、各部门主任齐出场,他们的报告内容包括了 所有论题。这使得整个论坛看起来,几乎有点儿像是这所世界著名开放大学对中国远程教育的一场教学报告。
英国开放大学的校长BrendaGourley教授在简短的开幕式演讲中呼吁,远程教育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伙伴关系,以便加速发展进程,这是这次会议协商共讨的目标。他又在后来的主题报告中进一步阐述: 在学生选择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丰富、学习方式越来越自由的情况下,全世界的远程教育机构必须寻求更多的合作、协作机会,必须最大限度地共享,才能确保在大规模范围内提供优质教育服务,这是全世界开放大学的必然选择。这一呼声在接下来两天的会议报告中,不断得到响应。
论坛分质量保证、学生支持、研究、新技术等几个主要论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交流和探讨。
学生支持: 成为新的中心话题
北京正丰嘉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段承贵指出,远程教育领域的竞争,在传统远程教育机构和参与竞争的普通高校之间,天平正向后者倾斜。在远程教育机构中,支持服务正取代资源建设成为新的中心话题。
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的Ulrich Bernath博士介绍他自己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支持服务的经验时说,支持服务不要集中在学生身上,而应当集中在学习上,为学习提供服务,而不是别的。
有与会者提问: 我们知道在其他的行业把服务是看作一个产品的,当我们提到学习支持服务的时候,是应该认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还是一种产品?
回答者都表示,不赞同将学生看作客户、把服务看作产品或商品。但是把服务当作一种产品看待,可以刺激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远教研究: 趋势研究与案例研究并行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葛道凯博士在其开幕式主题报告中,回顾了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并总结了中国远程教育四种形式的发展趋势: 函授教育尽管在今天仍然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远程教育组成部分,但是未来它将会下降到远程教育的配合地位。广播电视教育曾经在中国远程教育发展历史上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到今天它已经走入配合的地位,它现在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大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远程教育无论是由电大举办的开放教育,还是由中国普通高校举办的远程教育,都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活跃的学者,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教授张伟远,分析了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跨境合作办学之“成人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专业案例,指出,在跨境合作办学中,双方都有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做到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选择合作伙伴、开发课程、选拔教师,都需要一系列的质量保证及监督。质量保证是双方的质量保证,而不只是课程提供方的质量保证,
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开放大学,英国开放大学的学术研究也是一流的。本次论坛中,英国开放大学教授Kathryn Dunn介绍了英国开放大学进行的学术研究的质量以及范围,包括外部机构评价认可的重要性。他说,英国开放大学的研究受到了世界领先课程设置机构从事研究的学者的资助,同时英国开放大学的研究反过来又促进了这些学者自己的研究。这些研究中,还能形成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
同样是开放大学教授的John Zarnecki,作为英国开放大学研究所的主任,也介绍了英国开放大学的专业科学研究,并谈了科研工作如何有助于丰富英国开放大学的教育。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龚志武博士在他的研究中,提出远程开放大学的四种发展形态,即原发型、渐变型、积累型和突变型。他的研究结论是: 远程开放大学只有在其本国高等教育规模接近大众化程度时才具有产生的基础,远程开放大学的发展将随着其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演进而不断改变其结构。远程开放大学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原发型的远程开放大学发展成为高度自治的大学,并成为远程开放大学的主流,渐变型的远程开放大学发生结构转型,积累型的远程开放大学将由中央集权逐步分解为联邦制的中型规模的自治的远程开放大学,或演变为公共教育服务机构。
他论证说,电大必然会走上转型为自治的远程开放大学之路,一是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二是组织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是大学自治的必然要求。系统的不稳定为电大的地方自治创造了条件,电大的发展将顺应远程开放大学的总体趋势。
新技术: 智能化与移动性并重
北京邮电大学于明凯介绍了他开发的邮电大学网院智能答疑系统。智能答疑,在网院备受推崇,被寄予了很高期望,以图降低网院的工作量和人力成本。但是于明凯说,这样的智能答疑系统牵涉到语义网络以及中文词本需要进行数据挖掘的技术,现在在北邮也并没有全面应用它。
北京理工大学网院副院长李小平的学生张振川的报告,研究了把移动Agent技术引入远程教育体系当中的可能,分析了影响移动受Agent通信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个分为描述、分组、规划、包装、传输和确认等几层的智能模型。
英国开放大学的策略发展教学解决方案主管Joel Greenberg,在他的报告中大力推崇XML技术,指出,通过应用XML技术可以大大地缩减成本、提高效率。
中国中央电大教学评估办公室主任、电大远程教育在线技术总监方慕真的报告中,重点讲了E-Learning2.0,指出它主要有四个特点: 第一,更加支持个性化学习;第二,更加支持协作学习;第三,更加支持资源的共享;最后是师生的深度交互。还指出了它的几个常用工具: 博客,Wikis,Podcasting,以及OER。
同时她道出了自己的几个困惑: 第一,关于网上教学的内容和教育平台的关系,个性化和共性的关系。第二,在E-Learning2.0模式下,教师的工作量会大幅度增加,对电大系统来说是很难解决的问题。第三,学生参与网上资源建设,在中国的可行性。最后,关于OER网上资源的技术保护问题。
此外演讲者们还提到的技术和工具包括: Blackboard学习平台,Workspace,LAAT,VIP,以及手机短信息。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胥晓欢认为,将移动通信技术中的短信息应用于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弥补远程教育在学习环境构建上的不足。而以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在现有移动终端的情况下,移动学习支持的远程教育服务应把关注点放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而不是学习课程内容的本身。
质量保证: 关注体系之外的诸多因素
英国开放大学数学、科学、计算技术开放学习中心主任Steve swithenby教授旗帜鲜明地宣扬学习中心的作用,称优秀的学习中心能够极大地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帮助教师改善教学质量,并且能够在决策的层面上指导重要的教学,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它能够增强整体教职工人员的素质,还能够为其学校的教学和学生支持服务,改善教学和服务的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郝成义的报告主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效果分析。他宣称,发现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学生的交互频率是普通学生的5到6倍,甚至最高的达到29倍。而学生在探究性环境下,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5倍的提高。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时间管理、信息加工等等方面有综合的提升。
但他感觉到,探究性学习主要适用于一些文科类的课程,理工类课程采用这种方式还有一些困难。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顾曰国指出,网络教育界目前所建立的质量体系已经够用了,应该更多考虑的不是怎么建立更好的质量体系,而是有了好的体系以后,应该怎么评估、保持它。顾曰国在报告中介绍了一种人文生态学的方法。
英国开放大学教授Richard Allen认为,人们对远程教育有很多成见,比如人们认为在远程中学生们只是被动地学习,以及认为远程学习容易造成个人独自的学习。以致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理解,只好死记硬背,以及学生不能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他认为,小组学习是很好的方法,学习开始,就应该给学生介绍学习小组的学习形式,给他们介绍学习小组的作用。同时课程一定要尽量有趣。
阿拉伯开放大学的副校长Abdullah Hashim博士则呼吁,全球的远程教育学校之间应该建立一个国际的质量保证机构。不管是哪一个国家,不管是巴西、中国、英国,还是非洲国家,都需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网络,而不是用某一个国家制定的标准来框定全球的远程教育。
巴西远程教育协会主席Frederic Litto教授十分坦诚地介绍了巴西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他指出,巴西是将维持政府控制的经验用在了控制教育上,包括对于质量的控制,还有对于高等教育、远程教育的控制。但现实效果显示出来,这样做对于巴西的社会来说并没有体现出很大的好处。它减少了教师的创造性,以及机构的创新性,同时它减缓了现代化的进程,减少了创造多样化的机会,使这些流程和内容都同质化,实际上并没有带来卓越的发展。
国际交流合作将更加广泛频繁
会议闭幕式上,中国教育部高教司远程与继续教育处处长刘英发表了总结性讲话。刘英展望了远程教育未来的发展,她认为: 远程教育是发展继续教育、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主要形式,将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市场。E-learning的发展,不仅对校内的高等教育带来革命,更重要的是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也使高等学校的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共享,使传统的大学成为无围墙的大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将更加重要;教育的信息化,必将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加强远程教育的支持服务,构建远程教育数字化的公共支持服务平台,将是整合教学资源和推进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会进一步深化,远程教育的研究也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因此,远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活动将会更加广泛和频繁。
英国开放大学的副校长David Vincent则在最后的讲话中说: 对于全世界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来说,都存在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空间上的延伸,时间上要意识到自己已经不能再停留在陈旧的发展阶段;第三个方面是成本,“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商业模式,我们需要有抱负,我们需要获得比较高的教学质量,但是我们需要降低成本。”他说,远程教育发展可能会面临一个转折点,有几个原则必须重视: “首先,要正确地使用技术。其次,要用学生来驱动这个变革。同时,要进行合作。最后,还需要建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