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事故-越哀伤越美丽
(2009-06-02 16:51:17)
标签:
杞梁白头吟《凤求凰》琴歌甄氏齐国孟姜女upperclass礼士汇情感 |
分类: 风格中国 |
文:庄秋水
几千年来,流传着众多爱情故事,它们被作为爱情的范本广为传唱。然而,如果深入它们的内在,也许很怅惘地发现,众多爱情故事,本质上只是一场爱情事故而已。而肇事者,早已逃逸于时间洪流之中。
孟姜女:越哀伤越美丽
一个女人,用自己的哭声对抗坚硬的长城。谁不知道孟姜女的故事呢?长久以来,她是一个古代的妇女明星,也是坚贞爱情的象征:齐庄公四年,齐国伐卫、晋,然后会师袭击莒国。大夫杞梁、华周和另外的一个士兵自愿充当前锋。在战斗中,杞梁重伤被俘先死,华周继而被俘亦死。他们的尸体被带回齐国。杞梁的妻子孟姜得知丈夫战死,来到郊外迎接丈夫的遗体,抚尸恸哭不已,齐国城墙突然崩陷数尺。丈夫安葬后,孟姜“举身赴清池”。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民间传说的起源点。
哀伤的孟姜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复杂,而这单纯的故事在流传中渐渐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色彩和通俗的情感——社会学家说她反抗暴政,现今在秦皇岛孟姜女庙,仍悬挂着一幅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民俗学家研究《孟子》里所言“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的后世流传。古代谚语说“至今齐国成风俗,嫠妇哀哀学孟姜”。当然,和后世那些寡妇们的哀伤相比,杞梁妻孟姜哭灵的主题是生而为人无可逃避的宿命,爱的欢愉、死的悲哀。“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明代文人王世贞曾评价这句话(《楚辞》有前后句倒过来)为“千古情语之祖”。
如果说“遗孀体”是庄重肃穆的正史,是对事实因特殊身份而充满权力感的“翻修”。它剔除了哀怨、纷争、谴责和日积月累的疲惫,它把一个“美狄亚”变成一个贞淑的妇人;它把语言变成遗体,妄图包装一具速朽的肉体,以期它以某种僵直高昂的姿态庇护未亡人的荣耀和未来。在这道貌岸然之外,另有值得关注的民间歌吟书写,披露作为人的无法替代的内在感情世界。比如孟姜的琴歌。它让人领悟中国文学的传统:人类面对爱和死的失落与大自然周而复始之间的对比。孟姜哭倒城墙,是人所能达到的对自然的短暂超越。真正的长久的超越,是她发自内心深处的这两句琴歌。帝王们梦想的千年荣耀和君子们执着的万古流芳,竟然是在一位妇人的哀哭声中永远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