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鲲海鹏霄
鲲海鹏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79
  • 关注人气:1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2012-11-21 22:45:48)
标签:

武夷山

天游峰

九曲溪

柳永纪念馆

旅游

武夷山难能可贵的是山水俱佳,天游峰和九曲溪是其中的精华,如果时间仓促,仅作一日游的话,观赏过这一高一低足矣。每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九曲溪竹筏散客票都非常难买,行前网上订购了套票,包括景区3日门票、环保车、竹筏票和《印象大红袍》演出票。

 

10月1日,一早打车去景区南入口,在游客中心取票后,9点进入景区,乘坐环保车前往天游峰。下环保车还要步行15分钟,中间有一个观景台可以远望并莲峰,其实这个名字除了雅驯之外,一点都不形象,倒是另外一个俗名——双乳峰来得贴切。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之后要经过一座桥,艄公说这座桥叫做“天桥”,想想也对,去天游峰的桥嘛,九曲溪到这里刚过五曲,驻足桥上可以看到竹筏鱼贯而行,艄公蓝色的上衣和游客橙色的救生衣为碧水青山增添了色彩,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统一。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来到天游峰景区,检票口显示截至当日9点,上山游客已经超过2000人了。穿过一个名叫“老虎洞”的山洞后上行不远,遥望山上,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摩肩接踵的游客已将山路塞满,像一条蜿蜒起伏的长龙盘旋在岩壁之上,来之前在网上就看到有人戏称此景为“蚂蚁上树”,身临其境感觉还真是传神。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一旦融入登山的人流之中,我们便也成为“蚁族”的一员,最慢的时候平均一两分钟才能挪动一级台阶,有时甚至要停下来等待。好在这个季节太阳已经不再暴晒,正好远望、俯瞰美景,这里山势俊朗挺拔,山下是九曲溪的六曲,溪流绕山画出一道柔美的曲线,有位诗人贴切地描述这一美景为:“山不转水转。”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这段山路至多有一公里,却足足走了两个小时,终于来到山顶,环顾四周的山景之外,还看到了这段免费的民俗表演,两位捶打的是一种叫做“捶捶酥”的酥糖,旁边的小摊就卖,有芝麻的,花生的,我们也花10块钱买了一盒,挺大的盒里只有一小包,味道与平时吃的南糖没有什么区别。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其中文化遗产就包括这些摩崖石刻,年代上溯北宋,下迄民国,洋洋大观。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10年前在云南的大理蝴蝶泉边看到过凤尾竹,没想到在这里再一次见到,来到武夷山,凤尾竹飘逸的枝叶配上碧绿的溪水更显诗意。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网店订的是下午1点20的竹筏票,下到山下时只剩1个小时了,好在两地相距不远,坐上环保车来到竹筏码头,还剩半个小时刚好可以用午餐。

 

每个竹筏乘坐6人,散客要自行拼凑,我们和另外4个来自江苏的游客合乘一条竹筏。上得筏后,船头的艄公扫视我们一遍后发话:“知道游戏规则吗?”我反问他:“是不是我们每个人给你10块钱小费?”他大言不惭地说:“这是国际惯例。”坐在我右前方的江苏老者对他说:“你讲吧,我们付给你。”竹筏走了一段之后,那位艄公还是不放心,让我们将钱收齐后交给船尾的艄公,看到一切妥当之后,才打开话匣子,介绍沿途的景色之外,还插科打诨,掺杂一些不荤不素的东西。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天游峰对面的隐屏峰,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在峰下开办武夷精舍即武夷书院,现在遗址经过整修保护,扩展为朱熹园,供游人凭吊参观。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艄公们将九曲溪的最后一曲称为“亚马逊”,乍一看还真有一点儿热带雨林的意思。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竹筏下船码头紧邻武夷宫景区,穿过一段仿古宋街之后就是一南一北两处古建,南面的是“柳永纪念馆”。上篇已经提到柳永系本地人士,死后葬在江苏镇江北固山,2004年纪念馆新馆落成,取墓冢上的抔土归葬故里。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不知何故,纪念馆正堂没有柳永的塑像,而是三个演奏乐器的宋代仕女像,正堂的后墙山倒是非常切题,整整一墙宋板书体例的柳永词石刻,算是对这位“奉旨填词柳三变”的缅怀吧。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这应该是按柳永《雨霖铃》词的诗意创作的雕像,“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北面的古建是“武夷山名人馆”,匆匆看过两廊镌刻的武夷山历代名人绣像。武夷山堪称人杰地灵,江山代有才人出,其中最著名者除柳永之外,当推朱熹。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除了一堆假古董之外,这里有两件镇馆之宝,一件就是树龄八百多年的宋桂,如今仍然枝繁叶茂,香满中庭。另一件就是位于西廊下的朱熹亲撰手书的《宋故右朝议大夫充徽猷阁待制赠少傅刘公神道碑》,碑文是朱熹为他的老师、义父刘子羽所作。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武夷山旅行日志(二)天游峰九曲溪

朱熹手迹拓片

 

朱熹的书法历代名家评价甚高,存世极少的手迹也被藏家奉若至宝,但是我看过以上碑文和拓片后,不太喜欢他的风格。

 

离开武夷名人馆,第二天的游览就结束了,我们徒步回到了旅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