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江南行之三南浔(上)

标签:
江南古镇南浔旅游 |
分类: 远足纪行 |
南浔在苏州的西南方向,位于江苏吴江与浙江湖州的交界处,距离苏州约60多公里。我计划到古镇南浔去已有两三年了,平心而论,江南几个著名的古镇各具特色,难分伯仲,但我却对南浔情有独钟,这主要源于偏爱那里饱含人文色彩的旧居故宅,激赏历史上丝商的财富传奇,还有对近代南浔名闻海内的政治、文化大家的深深仰慕。
行色匆匆的我,在古镇只停留了一个晚上加第二天的一个上午,尽管时间很短,但真切感受到那里淳朴友善的民风,南浔作为一个旅游古镇,难能可贵的是没有过度的商业气息,更多的是原生态恬淡悠闲的生活氛围。
清晨,人们在河边的廊棚里喝茶聊天,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优哉游哉,让每天疲于奔命的都市人羡慕。
7月7日下午两点半,由苏州汽车北站坐上了开往南浔的大巴。车况不错,并且客人不多,能坐四五十人的大巴,只上了寥寥几个人,显得空荡荡的。看来下午的乘客多是返程的南浔本地居民,旅游办事的外乡人想必是都坐上午的车走了。大巴经过的地区道路宽阔平坦,崭新的建筑,整洁的风貌让人感受到雄厚的经济实力。我身旁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留着平头,面孔白皙,向他询问南浔的住宿和景点门票的情况,他耐心地一一作答,并善意地提醒我需要注意的事项,继而与我交谈起来,也许是因为志趣相近,我们整整聊了一路,由北京聊起毛泽东,从浙江又侃到蒋介石,之后话题又转到民国历史,两岸关系,当前国际形势等等,古今中外广泛涉猎,两小时的车程在神侃中很快就过去了。
南浔车站就在318国道旁边,我同这位先生一起下了车,他诚恳地对我说,上车前他喝了不少酒,本打算上车睡觉的,没想到我们聊得很好,如果我愿意的话,可以跟他走,他帮我找一家旅馆。我提出来希望住在古镇的老房子里,他摇了摇头说,那他没把握。我俩正说着,一个人瓮声瓮气地冲我说:“我能给你找到老房子!”我循声定睛一看,说话的人四十多岁,皮肤黝黑,长得很像演员李琦,只是个头稍矮一点,啤酒肚腆着将黄色的T恤撑得紧绷绷的。我有点不相信他,强调说不是那种新建的仿古的房子,“李琦”伸出一只大手张开五指在我面前晃了晃,满打保票:“五块钱,保你住上老房子,如果不是,我不要钱再给你原路送回来。”我身旁的先生笑了笑,给我留了个手机号码,并说好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住处可以给他打电话,便先走了。我则将信将疑地跟着“李琦”走出了车站。
“李琦”的座驾是一辆红色的电动三轮车,同样的车在车站外还停着十几辆,车主们有的向出站的乘客招揽着生意,有的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边聊天。我环视一圈,也没有看到一辆出租车,只好上了“李琦”的车。车先是逆行一段之后便向左拐上了一个坡道,即将开上一座大桥,回来看地图才知道那是浔溪大桥,令人费解的是桥又宽又长,跨越318国道和长湖申航道,但却是一座人行桥。桥的入口处竖立着车辆限行桩,“李琦”根本没有减速,车从两个铁桩之间“嗖”地一声穿了过去,那一刹那,坐在车上感觉就要径直撞向铁桩似的,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接着更刺激的场面出现了,原来桥堍中间是几级台阶,两侧是不宽的斜坡,应是用来上下推行自行车和残疾车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三轮车居然从右侧的斜坡飞快地冲了上去,瞬间的感觉就像第一次坐翻滚过山车,我不禁惊叫了一声,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要知道一旦车轮发生偏离,此车必翻无疑,后果将不堪设想。“李琦”的车想必是按照这座大桥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的,加上每天不知道要在大桥上来回走上多少趟,所以才会“艺高人胆大”。
到了平坦的路面才敢跟“李琦”聊上几句,他介绍脚下这条路叫宝善街,再往前开就进入古镇了。走到路的尽头,来到一个丁字路口,前面横着的是河堤,车向左拐进了一条不宽的街道。沿街是鳞次栉比的江南风格的二层小楼,白墙黑瓦,古铜色的木质门窗,有的悬挂着牌匾和招幌。开进不远,“李琦”在一家门前停了下来,门口像是老板娘的中年妇人对他说,店里昨晚住进了一群学生,没有空房了。“李琦”又去推对面的大门,门从里面反锁着,他张开大手“啪、啪”地拍了几下,从窗户里看到一个男子从屋里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条德国牧羊犬。男子三十多岁,中等身材,体型匀称,脸上带着亲和的微笑,惺忪的睡眼说明是“李琦”打断了人家的午睡。“李琦”开着他的玩笑:“你这老板放着生意不做,尽管睡觉。”老板仍然微笑着回答:“客人都出去玩了,我就休息呗。”
老板礼貌地把我让进厅堂,引领我楼上楼下看着房子。可以看出来,这里的确是一幢老屋,老板介绍这条街叫东大街,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街,原来这里是家水果店,不久前由他改作了旅馆。小楼临水而建,在一层的中间位置探出水面修有平台,上面摆放着茶几和几把藤椅,晚上坐在那里喝茶乘凉一定很惬意。在楼梯的转折处,也就是半层的位置是一个平台,仿红木春秋椅,红缎团花靠垫透着古朴,坐在那里可以俯瞰河面,两侧的墙壁上喷绘着蓝绿色调的色块线条组成的抽象画面,整个旅馆装修风格清新典雅,体现着古典与现代的和谐统一,我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出门取下行李,付了车钱,看着“李琦”远去的背影,我突然为自己对他的不信任感到内疚,久居都市的人遇到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对主动提供服务的陌生人本能地抱有戒心,看来到了这里,紧绷的神经应该可以松驰下来了。
我选择了一间临街的房子住了下来,房间的布置处处散发着艺术气息,墙上挂着手绘的装饰画,顶灯上套着手编的“鸟巢”,台灯的外形是一个老式的农家油灯,就连洗手盆都做成金鱼缸的形状,里面绘着金鱼和水草……,我想老板一定是个搞艺术的人。看看天还早,又不觉得饿,决定出去走走,在经过柜台时,我对坐在里面的老板说:“我不叫你老板了,我改叫你老师了。”“不敢当,不敢当。”老板向我介绍百间楼就在附近,很值得一看,优雅地微笑着目送我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