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第14条第6款对工伤认定范围作了两处调整:一是扩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将上下班途中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事故伤害,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纳入工伤认定范围;二是对事故作了“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限定。
于是,各类媒体对此的都宣称工伤认定的范围扩大了,但如果细究,还是有值得商榷之处。
第一,对比一下新旧条例的不同规定:旧条例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新条例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不难看出,新条例不再采用“机动车事故”的称谓,而将非机动车事故,如电动车、火车、轮渡等事故,也纳入调整范围。从这一层面来看,的确扩大了工伤认定的范围,更加有利于职工群众,既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原则,也符合了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但忽略了新条例中也添加了“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限定。简言之,在机动车事故中判定受害人承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根据旧条例仍然应该认定为工伤;而根据新条例的规定却不符合认定为工伤的条件,因此,新条例实施后并不是上下班途中所遇的交通事故都可以认定为工伤。从这一层面来看,无疑是缩小了认定工伤的范围。
第二,新条例添加“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限定也违背了工伤保险赔偿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对工伤职工实行保护性的补偿原则,此原则规定了即使职工本人存在一定的过错,仍应按照工伤保险待遇给予补偿。迄今,该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公认的原则。新条例中添加了“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限定,但常识认为,发生交通事故并非本人故意或蓄意,充其量只是过失,对比新条例中已取消“违反治安处罚法”和“过失犯罪”不能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相比,熟轻熟重?
综上,我认为对于社会现实中发生的大部分交通事故而言,新条例实施后交通事故中涉及到的工伤认定实质上是缩小了认定范围而非扩大!
-----------------------------------------------------------------------------------------------
撰文人:人力资源实务与劳动法专业律师 杨勤律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办公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云良路71号投资大厦8楼803号广东协民律师事务所
联系电话:189-3300-4224,139-028-47677
电子邮箱:lawyer_y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