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
(2021-01-18 14:55:28)分类: 散文随笔 |
春节将至,很多人都喜欢买水仙花。因为它寓意丰富,是友谊、幸福、吉祥的象征。
清初李渔极爱水仙。“若水仙之淡而多姿,不动不摇,而能作态者,吾实未之见也”,说水仙花不媚之媚,方见其媚。“水仙一花,予之命也”,“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说水仙花简直是他的命根子,因为秣陵(今南京)的水仙最好,他便寓居在秣陵(李渔晚年确居南京20年之久)。
国人栽培水仙的历史,大抵可追溯到隋以前。因花根如蒜,明代文震亨(文徵明曾孙)所撰《长物志》载,“水仙,六朝人呼为雅蒜”;因花叶似葱,亦被称为“天葱”,“此花外白中黄,茎干虚通,如葱,本生武当山谷间,土人谓之天葱”(宋代《南阳诗注》);重瓣和单瓣之命名亦不同,“单瓣者名金盏银台,千瓣者名玉玲珑”(高濂《草花谱》),世间花者多以重瓣为贵,水仙却以单瓣为贵,也是一奇;又叫“女史花,姚女花”,因长离桥下姚姥十一月大寒日梦观星坠地,化为水仙一丛,食之产女,“长而令淑有文”,故名之(宋元《内观日疏》)。
文人重水仙,意在其雅。
一则不从众,冬日百花凋残,水仙耐寒而发,孤洁自芳,“拒霜已失芙蓉艳,出水难留菡萏红。多谢使君怜寂寞,许教绰约伴山翁”(《谢到水仙二本》韩维)。
二则不复杂,无须沃土肥粪,只清水一碟、卵石几粒,随便置于案头窗几,即能开花生长。“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次韵中玉水仙花》黄庭坚);“不许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水仙花》刘克庄)。
三则有仙姿,因水而鲜,常与洛神相拟,“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黄庭坚);“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用子服韵谢水仙花》朱熹)。
四则味幽雅,“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水仙花》杨万里)。钱塘有水仙王庙,与林和靖(梅妻鹤子)祠堂毗邻,东坡先生以为林逋清节映世,应与水仙王相配,共享祭祀,黄庭坚故有诗云“钱塘昔闻水仙庙,荆州今见水仙花。暗香靓色撩诗句,宜在林逋处士家”(《刘邦直送水仙花》),又有“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之句,得梅为兄,其香可谓不俗。
水仙花,江南处处有之,除了李渔所提南京,苏州、福建漳州一带水仙亦负盛名,据《漳州府志》记载,明初,郑和出使南洋,漳州水仙已作为名品远赴海外,如今,水仙花节,已成为漳州市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日。
很多盛大场景中,都可见到水仙花的芳影,一片火红的热闹中,盈盈浅笑,细细幽妍,静待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