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买菜回来,说,今天卖菜大姐进了一批白菜,看着不错,就买了一颗。我心里一喜,走过去用手一拍,白菜卷心卷得很好,硬邦邦的,通体洁白,这样的白菜,水分足,香甜,好吃。
中午和五花肉一起炒了,果然香甜可口,比平时都多吃了半碗饭。
俗话说“诸肉不如猪肉,百菜不如白菜”,可以说是对白菜一种很高的评价了。不过现在交通运输业发达、蔬菜种植技术水平也高,即便现在是隆冬季节,菜市场各种各样的蔬菜应有尽有,大白菜也是偶尔才会吃一次。
在我小时候,可不是这样。那时候一到冬天,而且是整个冬天,家里可吃的菜只有三种:白菜、萝卜和土豆,其中白菜更是主力。当然不是说这三种菜多么好吃,实在是除了这三种菜,没有其它可选,不管是白菜、萝卜,还是土豆,都容易储存,萝卜埋进沙土,既防冻,又不会发芽,可以放一个冬天;白菜和土豆直接堆在墙角就好。
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开始收白菜。白菜种得多,收的时候需要全家上阵,把从地里齐根砍断的白菜用小推车推到家里,靠着墙壁一层一层码好。
不过白菜水分太多,放久了,外面一层菜帮子还是容易腐烂,天气好的时候,要搬出来晾晒一番,这样可以延长保存的时间,足以支撑到来年春天其它新鲜的蔬菜下来。
白菜寻常可见、价格低廉,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既可以和猪肉、羊肉等荤菜搭配,又可以和豆腐等素菜同炒同煮同炖。
当白菜和猪肉、羊肉在一起,菜解了肉的油腻,又沾了肉的荤腥,变得更加好吃,两者可以说是相得益彰,让人百吃不厌。当白菜和豆腐一起入锅,淋上几滴酱油,扔进两颗红辣椒,素和素一起,却没有变得更素,反而是让人胃口大开、食欲倍增。
猪肉是大荤,豆腐是极素,白菜与它们在一起,却能不改自身滋味,又能让对方变得更有滋味,其中的奥妙在哪里,我不是营养学家,无法解释,却难免让人对白菜情有独钟。
在老家,白菜的意义,可不仅仅是炖肉熬豆腐,让我们熬过了那些单调而乏味的冬天,满足了我们的肠胃之需。白菜猪肉饺子,更是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年夜饭的绝对主角。
旧时生活艰苦,一年难得吃几次饺子,但也正应了那句“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年夜饭餐桌上的饺子可以放开吃,随便吃,如果猪肉不够,还可以包白菜豆腐馅的饺子,同样美味可口,反正白菜有的是。
现在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也日益成熟,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各种蔬菜,白菜自然也就从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沦为了配角。这当然是好事,但喜欢白菜的人,比如我,仍旧喜欢。于我而言,吃白菜,吃的不仅仅是菜,还是儿时的回忆,现在的乡愁,是浓浓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