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来话菊花

(2020-11-01 21:21:09)
分类: 散文随笔



霜降乍寒,窗外的菊盛开着,拼尽颜色,瓣瓣明丽,寒冬将至,仍有着傻傻的热情。自有菊以来,高人逸士皆大力褒扬。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从陶渊明《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始,许多文人墨客就把菊花当作为文吟诗的描写对象。

菊花是隐士,与返璞归真的简朴生活相绾共生。如果说牡丹是富贵显达的象征,那么菊花就是隐逸之士。陶渊明厌倦官场繁缛礼节,折腰送迎,挂印归乡,敛裳宵逝。长期归隐田园,以酒遣怀,以菊花为伴侣,享闲居之乐,再没有出仕。菊花就像隐士隐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陶渊明独爱菊,正是他不苟随时俗的高洁品质,使得菊花被赋予了“凌霜飘逸,世外隐士”的象征,更得世人的认可和喜爱。

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有一联:“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秋日灿烂的午后,和友人品菊花茶是一件惬意的事。为官清俭的郑板桥,生活简朴,靠几笔画兰嫁女儿。辞官后曾流落小镇安丰,居陋庙,“亲躬于田畴,植杖而耘耔”。临清流而赋诗,过着“庭前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瓦壶天水菊花茶”的田园生活,几百年沧海桑田,人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接着地气、瓦壶天水菊花茶的诗句,如今,不知被多少人在秋风里念起。

菊花凌寒不屈,坚韧不拔。秋菊凌寒而绽,不与浮花浪蕊同时生。霜寒百花凋敝,而菊花正艳。唐代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白居易有“耐寒唯有东篱菊”,元稹也写“此花开尽更无花”,杨万里说“菊花自择风霜国”。他们是把菊花作为秋天的象征,赞美菊花的耐寒与坚强。“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即便衰败也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菊残犹有傲霜枝,与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菊花有美好的寓意。菊花花瓣细长,取长久之意,有“寿客”之称,屈原就写出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寓意高风亮节,健康长寿。从前为孩子祈福佩戴的长命锁的图案多饰以菊花蝴蝶。菊花被赋予高洁的品质,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清节的写照,菊花在教师节赠与老师,寓意品格高尚。我国有九九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饮菊花酒、食菊花糕的习俗,寓意防病延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古人戒酒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