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与旅行

(2020-06-14 21:43:11)
分类: 散文随笔


旅游与旅行有许多共同因素:时间假期,经济许可,心理需求。但两者也是有些区别的。

世界旅游组织(WTO)给旅游的定义是:“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惯常就是人们的常规生活:住在一个城市一个区域日复一日,有职业有家庭成员有生活节奏也有每天大体的行动路线:年轻单身人上班下班,办公室工作餐,下班三三两两,或独自宅着,或从事第二第三职业;有家的中青年上班送孩子下班接孩子买菜做饭;退休的人早晨锻炼聊天买菜,中午回家做饭休息,下午转转打牌。也许宅在家里弄弄花草。周末年轻人带着孩子探望父母,采购,为了更大的家庭团聚和相互照顾。也有相当一部分退了休的老人选择与儿女同住,自然也是衣食住行,三餐一日,家长里短。难免会有偶尔放松一下,周末近郊转转,节假日长途出行的心理需求,只要有基本的经济许可。

旅游是指游玩,通常是团体出行,家人为伴,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旅游就是离开常规居住生活的地方而进行的游览活动。所以比较容易接受的也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也正是中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对旅游的定义为生活方式:“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1927年,德国的蒙根·罗德对旅游的定义:“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这个定义与这种行为强调了一点: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学生们的夏令营,冬令营等大约放在这个范畴更合适些。

然而,芸芸众生,不去复制他人的生活方式,不受坐班的限制而标新立异且有能力有勇气做出详尽攻略,奔着心中所想,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去往一个或若干个目的地并非直奔景点,也不一定要享受星级酒店的服务。每到一地与当地人的交谈为快,寻觅当地绝门儿美食为乐,拍照并写出心中感受的,大概说成是旅行更贴切。因为这样的情形显然除了游山玩水行走与体验显然成为更重要的内容。

换句话来说,此时旅行和旅游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即: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对于是指个人。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旅行要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而旅游是一种休闲放松,更倾向于游览娱乐享受活动。

再者,世界旅游组织指旅行的定义是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公里。

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是每年的9月27日。世界旅游日是由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

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写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当然,在用词具名方面,徐霞客被称为中国的旅行家,但他对于所到之处所记录的文字却被称为《徐霞客游记》。并且以《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而不叫旅行日。 可携程旅行网,负责管理出行的票务住宿的网络平台,不叫携程旅游网。还有更干脆不想搅入两者意义区分,蒋勋先生则更愿意用“出走”这个词来表达去往不同地域国家走走游游写写。中国国家旅游局不叫旅行局。

而据最新信息表明,日前,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根据方案及说明,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不再保留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网友们欢欣:"诗"和"远方"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也有人调侃:不应叫文化和旅游部,而是诗和远方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书是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