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福
(2020-06-04 22:22:21)
|
|
读书是福,好读书读好书是福。
真正的读书人学生时代的结束只是另一种读书的开始,读书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人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就是这种体会。
劳作之余,手捧册书,或高声诵读,或默默沉思,独行于乡村山野,拥坐于竹椅沙发,那份儒雅闲适的氛围是用金钱或别的什么东西无法装点得出来的。环顾四壁藏书,成群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静候你的点唤,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屠格涅夫带你到俄罗斯大森林大草原去漫游,老舍带你到北京小胡同去转悠,你可以聆听孔老夫子的教诲,也可以体会鲁迅与论敌的唇枪舌剑,心游八极,思接千古,沉醉在一个属于你的世界里,可悲,可喜,可泣,可笑。读书全凭你喜欢,不读这些书不会有人扣奖金停工资,然而你乐意,读什么书,读到什么地方为止,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不像备课或给单位写材料,不写不行,有强迫的因素。整天身不由己忙忙碌碌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是很累的。
读闲书如散步,欲行则行,欲止则止,你仿佛是去知识迷宫情感公园游玩,这里瞧瞧,那里看看,随随便便,来去自由,那是一种高雅的休闲。读专业书如爬山,欲行又止,欲止又行,可谓艰辛备尝,一旦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人生至此,有何憾哉!
真正的读书人大多正直善良,即使有点酸气,或露点呆模痴样,但大抵不是巧取豪夺之徒,例证之一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老先生,虽然穷酸,终究爱孩子。
读书人侥幸做了官,就难免有点书呆子气,他们不善逢迎,淡泊名利,不食嗟来之食,不取不义之财,士可杀不可辱等等,因为他们读书就知道,人类上下几千年,个人是渺小的,人生是短暂的,若干心高气傲钻权营利之徒都无声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何必去步后尘呢?正因为如此,他们很多人的仕途都坎坎坷坷,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谁不是这样呢?正真的读书人做官可能迂腐,可能愚忠,可能一条道走到黑,但不会成为奸臣恶吏。那些成为奸臣恶吏的不过是读书人的变种罢了。
为官的人多读书,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作报告就会妙语连珠幽默风趣新意迭出,台下的群众就不会织毛衣打瞌睡。读书越多滋养你人格的土壤越丰厚,虽然你其貌不扬,衣着朴素,甚而有衰老之相,但思维的根却扎得很深很宽,你生命的枝叶就会顽强地伸展开去,花鲜叶茂,生机勃勃。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读书太抬举了,但读书无用也是偏颇之词,读书是福,是一种难以言传的福。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