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避暑山庄

(2020-05-25 13:03:18)
分类: 散文随笔
 避暑山庄,峰峦奇秀,碧水荡漾,气候宜人。匾额文化是避暑山庄能够享誉古今的内在灵魂。山庄内一百二十余处景点,皆有清帝为其题写的题额和祖联。据不完全统计,光是为山庄内古建筑和自然景观题写的匾额就高达380多条。“夹岸好花萦晓雾,隔岸芳草带晴烟。”细细品味这些题额和盈联,仿佛置身于一幅幅云容水态,青松绿屿的山水画卷中。儒家文化所倡宣扬的修身、尚俭、孝悌、追远、敬贤、惠民、戒得等思想在避暑山庄匾额中皆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承德避暑山庄匾额吸收与继承,弘扬与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一、澄心正性

避暑山庄的匾额蕴含了中国古代哲理,文化意识。山庄主人以此表露自己的志向、追求、理想、操守等。这些匾额与山水同在,与胜迹交辉,以其深邃的思想发人深思,陶冶心性,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澹泊敬诚”,殿名源自“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康熙帝以淡泊宁静作为自己俭以养德,修身养性的原则。“敬诚”则作为治国的根本。康熙帝高悬“澹泊敬诚”匾额于处理政务的大殿内,流露了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颐志堂”正殿朝南,三面为下湖,银湖,镜湖环绕。堂外磊石依岸,澄波绕栏,堂内轻风拂面,凉爽怡人。“颐志”,意为保养情志。乾隆把读书以及提高精神境界作为“颐志”的内容,在水清山奇而又幽静的地方读书,有益于“颐精养神”和培养高尚情操。“素尚斋”之“素尚”乃朴素雅尚之意。“素尚”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追求的崇高性情。乾隆把幽静的斋舍、清幽秀丽的环境视为养其性情的好地方,效用与“颐志堂”异曲同工。避暑山庄追求宁静之美。“莲花室”、“静好堂”、“宁静斋”、“碧静堂”、“云容水态”、“清舒山馆”、“静寄山房”、“静含太谷”等建筑或藏于深山,或滨临湖水,其题额使置身其中的人们体验到舒适与静谧的享受。反映了康乾追求谨愉悦安闲、恬静安宁的情趣爱好。此外从“永恬居”可以看出康熙认为恬静之处可以使人心神宁静,增长智慧,表明他汲取了“以恬养智”的思想。“德汇门”之“汇”字,以诸水汇集为比喻,形象生动,典雅含蓄地表达了大清统治者是崇尚道德、循守礼义的皇家。http://img02.store.sogou.com/net/a/05/link?appid=100520091&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fnjRu0CBOBCQPST64JLDzoapmyuZknCdayg1ICyWibia4dxLobStQ3AfATPoM6ufpqGH96ib6icthAjQ7Maqpia8Yg/640?wx_fmt=jpeg

二、孝悌敬祖

避暑山庄的人文景观巧借自然,又升华自然,自然与人文浑然天成,极具艺术魅力。亭台楼榭的匾额是了解山庄自然美景的绝佳媒介,也是了解康乾政治思想、爱好追求的文字载体。山庄的情结,在于浓厚的亲情。“承德”出于《尚书?周官》,“六服群僻,周不承德,归于宗周”。因为雍亲王继承大统是承受父祖德泽,故取承德“承受德泽”之意。乾隆在《避暑山庄记纪恩堂纪》中写“及从皇祖来避暑山庄,乃赐居斯堂之侧堂。”在《避暑山庄百韵诗序》曾载“蒙皇祖恩,养育宫中,侍奉左右,息桦至此”。据说,在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乾隆帝还要到祭拜花神,以缅怀当年康熙考背《爱莲说》的祖父亲情。从中可以看出,乾隆帝对祖父的养育之恩相当怀念。在《题万壑松风旧书屋》中写“昔日恩承仁祖处,今来又作抱孙人”,道出了“为人君者必先为人子”的道理。乾隆帝常在此宴赏大臣,陪太后进膳。乾隆四十九年74岁高龄的皇帝又得玄孙,异常高兴,当即在山庄“卷阿胜境”殿题写了“五福五代堂”匾,昭示皇家子孙众多、人丁兴旺。此外,“松鹤清批”、“水流云在”、“纪恩堂”等题额表现了康熙、乾隆敬慕前贤、励精图治、尊老敬老等品德。http://img02.store.sogou.com/net/a/05/link?appid=100520091&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fnjRu0CBOBCQPST64JLDzoapmyuZknC5uc0IYtv9ibAQpvmnsQloErLxt87B75iaj1Fst5iaxNNicV5QqXsicbKvfA/640?wx_fmt=jpeg

三、自察自省

避暑山庄幽静闲适的园林和金碧辉煌的寺庙,蕴含着明确的政治思想和理想诉求,这也正是避暑山庄独具吸引力与震撼力的内蕴所在。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引起了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共鸣。“勤政殿”是帝王接见群臣及处理政务的地方。“勤政”二字,意为勤于政事,勿稍有懈怠。康熙雍正每当夏季到圆明园时,常在“勤政殿”理政。乾隆用“勤政”为此景正殿命名,借以表明他竭力继承祖父的遗志,为政事勤劳的深衷,做到《贤明颂》中所说的“王用勤政,万国以度”。而殿内的两条题额“光明正大”、“高明博厚”表明乾隆用圣人的话以自勉。在山庄清舒山馆东镜湖上有一处岛上建筑,名“戒得堂”。匾额取自《论语季氏》:“子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反映了乾隆告诫自己要关心生产,懂得稼穑之艰难,克制享乐的思想。此外“戒急用忍”的匾额,警示为人处事要学会隐忍,要采取中庸之道。“学古堂”表明此为读圣贤书、领悟治国之道的所在。在康熙眼中,只有从圣贤书中领悟治国之道,在处理政务时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乾隆稽考古道,学古却不泥古。他为学古堂题诗,“奎文悬日月,义路示端倪”,“勉学祖功犹未逮,那更学古有余闲?”可见,乾隆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古人,在思想方面比康熙更进一步。http://img02.store.sogou.com/net/a/05/link?appid=100520091&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yfnjRu0CBOBCQPST64JLDzoapmyuZknCBRDn8OGdRNdPZM9gmfia9zbADSyiaLea6Eq0zqNibOxTJs4ETgVqicoGkA/640?wx_fmt=jpeg

四、结语

避暑山庄文化博大精深,承载了丰厚的历史积淀。其匾额题刻所蕴含的淡泊、敬老、自省等文化内涵,对人们的知觉、触觉、视觉产生了共鸣,传承国学礼法和儒家治世、修身的观念,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月4号我去承德避暑山庄。

    这天早晨,我姨侄女婿送我到北京六里桥长途汽车客运站,给我买好车票,汽车马上出发,可汽车出北京市区就停下来了,在那里停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又慢慢地向前开去,开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司机说如果要早些到承德就得改走高速路,就得加钱,车上人多,每人只加十元,如果人少那就要多加了。去承德的路上这车正好人多,大家没意见,但走高速路也走了好一阵,才到承德。我想这车如果不在路上停那么久,何须走高速路,说不定还早些到。到了承德汽车站下车,有人邀我住旅馆,或进餐馆,我是想找去避暑山庄的公交车,就是没有,这生意让给的士了。只好去来都打车。的士司机叫我下车,说到了。我没见到标明避暑山庄的大门,是从德汇门进去的,到某个景点碰到游人方便的时候就找人替我照相。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北面,距离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这座规模宏大的园林,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当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涧等地形,修建了多处园林、寺庙,解放前多遭破坏,但现在山区景物仍然十分迷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遥相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云山”。在亭子上远眺,山庄的各风景点,山庄外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市区,周围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览无余。在另一座山峰上还有一座亭子叫“锤峰落照”,在这里磬锤峰首先映入眼帘,每当夕阳西照,磬锤峰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名“锤峰落照”.

    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它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象征,也是一部研究十八世纪中国历史的教科书和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博物馆。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7/4/19/18/12a508f17a2g213.jpg      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由于存在众多群体的历史文化遗产,使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胜、全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四十四处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宫殿区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帝后居住的地方,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已毁)四组建筑。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包括9进院落,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各种隆重的大典都在这里举行。其后的殿堂分别叫“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云山胜地”等,是皇帝处理朝政、读书和居住的地方。“烟波致爽”殿是一座五开间平房。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清帝咸丰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在这座房子里批准了《中俄北京条约》等几个卖国条约。  

    苑景区的精华基本上在湖区,康熙曾夸耀说,“天然风景胜西湖”。湖区虽然没有颐和园的昆明湖那么大,但是由于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成5个湖,各湖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山庄主要的风景建筑又都散落在湖区的周围,因此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

    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的。 金山岛的布局仿自江苏镇江金山。
    湖中的两个岛分别有两组建筑,一组叫“如意洲”,一组叫“月色江声”。“如意洲”上有假山、凉亭、殿堂、庙宇、水池等建筑,布局巧妙,是风景区的中心。“月色江声”是由一座精致的四合院和几座亭、堂组成。每当月上东山的夜晚,蛟洁的月光,映照着平静的湖水,山庄内万籁俱寂,只有湖水在轻拍堤岸,发出悦耳的声音,“月色江声”的题名便是由此而来。
    
平原区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树林。当年这里有万树园,园内有不同规格的蒙古包28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直径达72尺,是皇帝的临时宫殿,乾隆经常在此召见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宗教首领和外国使节

 

       这山庄很大可能是我有限的几个钟头游得完的,于是我绕了一个小圈。

http://185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7/4/19/19/12a509072d6g214.jpg



http://186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7/4/20/0/12a509a1592g21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杏花雨
后一篇:江南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