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荠菜;清明时节

(2020-04-14 21:46:04)
分类: 散文随笔

      生于野,长于野,往返于野,我和荠菜称得上发小。只不过,年复一年,它仍繁星点点,如约而至。而我,已开始两鬓斑斑,不需缭乱,眼就已花。

    春读杨载的《到京师》:“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黄鹂善鸣,能语报春。荠菜不言语,不声张,但一样会报春,而且是以身相许、生命相托的报。对了,荠菜有个名字——报春菜。

    李时珍说:“冬至后生苗,二三月起茎五六寸,开细白花,整整如一。”

    选择冬至萌发,置身至阴至寒,无疑是赌博。小寒、大寒轮番围剿,天地变色,万木退避。荠菜推开冰封的冻土,顶两片乳叶,风雪载途,风雨兼程,一步一片叶子,沉重地走向春天。那纷纷扬扬的荠花,一定是对童年的追忆,以倒叙的手法,从下往上,一朵一朵地开,一件一件地拾,直到白茫茫的一片。或许是巧合,它的种子呈心形,它的一生,像极一句古训:不忘初心,必果本愿。

    整个寒冬,荠菜叶都围着根取暖。叶自根出,环而丛生,贴着地面,均匀地伸向四面八方。天气愈冷场,叶色愈深,由紫红而褐黄,贴近泥土的肤色。它们灰头灰脸席地而卧,伸出灰扑扑的叶,一条半径、一条半径地画生命的圆。然后,从阳光里提取、勾兑颜料,把着光阴的脉搏,一笔一画地上色。当一个绿色的圆盘端出地面时,春天就到了。对于荠菜,冬天才是起点,而春天,只是终点。

    《本草纲目》这般说荠菜: “荠生济济,故谓之荠。”寒冬饥年,救济苍生;病疾岁月,济世护生。所以,李时珍叫它护生草。黄帝问师旷苦乐善恶,师旷答曰:“岁欲丰,甘草先生。甘草,荠也。”微不足道的荠菜,承载着国泰民安的希冀,那些寒摧冰冻,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先春而萌,也多了更深刻的内涵。

    总感觉,荠菜是大隐,又有颗济世的心。隐于冬春,隐于乡野,也隐于朝市。

    现实主义的《诗经》里,它是背影。“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控诉坐实了野花香的罪证,背上小三的罪名。浪漫主义的《楚辞》中,它是香草。“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它又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矛盾吗?不!这犹如荼荠之交,道不同不相谋,谋则猜疑。人人草草尚且如此,更何况人草殊途!

    闻到春讯,茎便从丛生叶中射出来。虽说草木的茎都很势利,一路奔着花儿而去,但好歹也有些枝枝蔓蔓的婉转和掩饰,荠菜的直奔主题就显得粗暴了。想想也是,忍耐了一个寒冬,就是人都急不可耐!何况荠菜呢?茎长得太快,叶都来不及雕琢,愈往上,愈狭长,直至消失。但叶腋下的花枝井然有序,而且越来越茁壮。的确,茎以上的荠菜,叶变得无关紧要,如同一片片助推器,随着茎的远去,纷纷坠落。荠菜的花开,是真正的绽放,尽管它不炫目,不璀璨。

    荠花如芝麻粒,无论身高、冠围和颜值,都几乎可忽略不计。总状花序的荠花,更适于总览。略去自下而上的一朵朵细碎,把视线拉高,拉远,从花穗的最外沿:一朵花,一点白;一圈花,一个花环。向里,是又一个花环……每个茎的顶端,都是一湾花海,一圈圈漾着涟漪。这时,真的很亮眼,让人目眩。再把视线拉低,缘着茎,花朵蜿蜒而下,一步步,走向陨落,走向果实……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转山转水,尘世辽阔。


                                                                                   清明时节

      清明是回乡扫墓寄托哀思的时节。

    这一季节之所以唤作“清明”,也许是因为寒冷还未完全褪去,尚且“清冷”;风和艳阳蹒跚才至,始显“明亮”。时晴时阴、时冷时热、时风时雨是这一季节最为显著的特色,自然界的安排有规律可循,有变化所究,自然也就有季节所变,有情思所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着墨“清明”,流传千古,传诵至今。清明时节大都有风雨做伴的,风儿飘飘,雨儿潇潇,哀情悠悠,思绪渺渺,这难不成就是杜牧老夫子所说的“欲断魂”?在这样的情境里,在这样的季节中,人的心情自然也就如同这时节一样,倦在家中的忙于工作的,纷纷走出户外,到坟地而去,虔诚追思远逝的先祖和亲人。

    清明时节远程奔,游子返乡祭祖坟。祖恩浩荡千层浪,后辈相思一片云。上坟是有讲究的,清明在前,十一在后,这是老辈人祖传下来的规矩。每到清明,哀思总会随心而动,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许多人、许多事,逝去亲人的音容笑貌总会早早地潜入夜半幽梦。在我们皖北农村,清明上坟是要动土的,用镐掘起新土添到坟上,就算给逝去的亲人修缮居“家”。

    逝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思。长眠的亲人冥冥之中似乎已经听到春天的奏鸣曲,小草绿了,树叶青了,桃花红了,油菜花黄了……这不正是逝去的亲人们渴盼的春意盎然、万象更新,不正是在世时日思夜盼的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时候,我就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滚滚红尘中的匆匆过客,都是大自然造化的人类杰作。我们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祖辈辈,总会有根,总归有源,开枝散叶,枝繁叶茂,但是枝再繁叶再茂,深扎大地的根只有一处。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